【24樓影院】倘若孤獨是原罪
松子的人生就像那次在監獄外面跌落了一雪地的紅玫瑰。無論她受過多少傷:戀人留下一句“活著,真是對不起”之后臥軌、被嫉妒戀人的同行作家包養而后拋棄、在浴場成為妓女、殺人入獄八年……千帆過盡,她面對愛,都是一副熱烈天真的模樣。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片段截圖。
人生最無法躲避的似乎就是“孤獨”這種東西,生帶來,死帶去,宇宙洪荒里,眾生來來去去,唯孤獨默默如影。
少女時若沒有閨蜜手拖手便連隔壁的洗手間都不肯去,成年后獨自站在傍晚的公交站臺,人潮熙攘越發覺得疲累,與戀人爭吵過后大雨的街道、長途歸家途中繚繞四海鄉音的服務站甚至地球某一角擠滿比基尼少女的海灘,藍天碧海繁花似錦都遮不住那一刻寥落的提醒——我是一個人。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整整兩個小時的故事就是在說松子與孤獨以失敗為告終的對抗。
其實在最開始,我也在心里叨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做了那么多背離主流價值觀的選擇,想獲得現實生活里的幸福自然是一件越來越艱難的事情。
畢竟主流生活那么熱鬧、那么苛責霸道、不容置喙也那么看似充滿正能量。
但在看到松子在被愛人暴力相向后,明明流著淚卻依然不忘擠出笑來寬慰自己:不要緊,總比我一個人好。
聞此言,再刻薄再自詡理智的心都忍不住一緊。
我們在某一刻都曾是松子,懦弱自欺,即便心內血流如注,縫縫補補后照舊飲鴆止渴,只為能牽著某人的手,便能騙過自己這就是貼著誰的心。明明可憐又可恨,可誰都狠不下心腸刻薄她。
我們都知道啊,一個人的夜那么長、那么長。
松子當然并非世俗意義上純潔的女人,好的電影也從來不刻意著墨為道德宣揚,而是努力從各種善惡交織的矛盾中挖掘每個人都共通的人性明暗——比如奧黛麗赫本的霍莉、費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圖片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