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大陸行】改變,才有希望
(2005-04-28)
2004年臺灣“大選”前的一個月,連戰先生出版了《改變,才有希望》一書。在書中,連戰談了他對臺灣方方面面的想法。
如果不是“3·19”那兩聲槍響,這本書幾乎就成為了連“總統”的施政綱領;而現在,它將是連戰送給胡錦濤的三本書中的一本。記者摘出書中若干段落,讓讀者先睹為快。
“民主化過程中的大危機”
每個人都同意,民主化是臺灣政治史上的一大成就,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往往也忽略了臺灣民主化的另一面——扭曲的本土化。臺灣民主化的發展,民主價值主導的成分由多變少,反而本土化扭曲的成分由少變多。
這里牽涉到一個根本問題: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定位與關系是什么?我們更要深思,在什么樣的認同構架下,可以為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子民立下發展的根基、驕傲的泉源、萬世的和平?這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問題,但是今天在選舉的操作下,已被激情以及陰謀論壓縮到沒有理性探討的空間,這是我們民主化過程中的大危機。
“半調子”的全球化
我在1998年與德國前聯邦總理施密特曾有一段會談,我當時向他建議,德國可以將臺灣視為進軍中國大陸和亞太市場的跳板。他的回應非常正面,他對臺灣的戰略優勢的看法與我們是一致的。但就在亞太營運中心計劃完成了國際化與自由化的法制改革之時,李登輝先生毫無預警地提出了“戒急用忍”政策,實在出乎我本人和當時的財經官員之意料,這與亞太營運中心計劃相互抵觸。所以我說,臺灣的全球化是半調子的全球化。
臺灣現階段的經濟問題,一言以蔽之,是民進黨政府所虛擬與夢幻的臺灣政治定位,與臺灣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發生了嚴重的沖突與矛盾,無法解決臺灣經濟長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民進黨兩岸政策:“四沒有一不”
當前兩岸關系給與臺灣民眾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安。這種不安感,……最直接的,還是來自于對民進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上,“錯誤且搖擺”的不安。
總結來說,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可說犯下了“四沒有一不”的錯誤:“沒有方法”,無法解開兩岸對峙的僵局??;“沒有智慧”,誤以封閉作為保障臺灣安全的籌碼;“沒有執行力”,高談闊論,就連直航的承諾都無法落實;“沒有自信”,恐“中”懼“中”,傷害我們的競爭力,更讓臺灣成為國際的邊緣人??傮w而言,就是“不會治國”,是臺灣的經濟和綜合力向下沉淪。
?。▽嵙暽」Α≌恚?/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