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黃永玉九十說生說死
這是南方周末記者第二次采訪年近九十的黃永玉,他煙斗不離口,一餐吃一碗飯,不近視老花,口齒清楚,走路飛快,只有左耳不大靈光。他晚睡早起,每天工作八九小時,上午寫文,下午畫畫,周六日晚必看《非誠勿擾》。2009年,黃永玉寫了一幅字,“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肖妍琳 龍健 張宇欣
黃永玉曾經自認為是左派,諷刺過張大千。多年之后,他對張大千的感覺是佩服:張大千像鋼琴,完美、全面,而別人像小提琴、大提琴。
黃永玉在萬荷堂養了十來只狗,近十只貓,各自有名。一只叫“科學”的川東獵犬滿院跑,另一只叫“民主”,因為好斗、愛咬同類,關進了籠里。
這是南方周末記者第二次采訪年近九十的黃永玉,他煙斗不離口,一餐吃一碗飯,不近視老花,口齒清楚,走路飛快,只有左耳不大靈光。他晚睡早起,每天工作八九小時,上午寫文,下午畫畫,周六日晚必看《非誠勿擾》。因為看電視,他知道斯諾登,說這是“奧巴馬在全世界搞水門事件”,說完笑:“你看,還沒有人這樣說過。”
2009年,黃永玉寫了一幅字,“世界長大了,我他媽也老了”。
2013年7月,黃永玉為畫展和生日宴親手寫了請柬,毛筆小楷,開頭都是:今年我九十了。
2009年黃永玉原本打算戒畫,結果沒戒成。戒畫是因為急著寫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小說2009年開始在《收獲》上連載,一張稿紙500字,寫滿70頁才夠一次連載的量。
黃永玉照他“寫到哪算哪”的寫法,每天寫兩千來字,從1924年寫到1937年,已有60萬字,即將出版。“不會寫到今天,到文化大革命就結束了。”為什么不寫到今天?“你會告訴我為什么。”黃永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小說最近卡住了。他寫13歲離家,到山里的小縣城上學。想不起晚自習點的是什么燈。“那時沒有電燈,一人用一個蠟燭肯定不行,沒有這么闊氣,點油燈也不可能。”沒人可以求證,有來往的最后一個同學也過世了。怎么解決?他打算在書里老老實實地寫:這個地方我搞不清楚了。
“都死完了,”黃永玉語氣不哀不怨,“我原來最小,現在成最老的了。”
2013年7月1日,黃永玉的老朋友、翻譯家陳實去世,享年94歲。
黃永玉和陳實一共只見了三次面,信卻寫了二三十封,黃永玉用毛筆寫,每次八九張。最后一封陳實來信字跡已經歪斜。她曾在信中說,幸好沒有回大陸,否則到“反右”肯定自殺。
2011年黃永玉去陳實家,一起聽音樂,他坐在很窄的一個椅子上,她躺在床上。陳實愛肖邦的《雨滴》,后來黃永玉送了她一幅畫,就叫《雨滴》。
臨別陳實對黃永玉說了一句話:“你要小心,不要踩地雷。”這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
黃永玉笑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在政治上沒有什么特別的聰明,就是根據常識來過日子。”
7月3日,湖南美術出版社派大隊人馬送《黃永玉全集》樣書。書小心翼翼從封套中抽出,端放黃永玉面前。
為出全集,出版社網上征集黃永玉作品,征來三十多張。全集執行主編左漢中鑒定:沒一張真品。一對老實巴交的夫妻拿來一張兩萬塊收的人物畫,署名黃永玉,畫風模仿的卻是上海畫家華山川。
2013年8月15日,萬荷堂將舉辦黃永玉90歲生日慶典,他在請柬結尾提醒:嚴格一人一券,不帶寵物(包括小孩)。生日慶典第二天,他的個人畫展將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不到二十歲,見了木刻界的圣人
在流浪的時候因為有這個思想,所以苦都不怕:咱們是無產階級,有朝一日天下是咱們的,資產階級肯定要垮臺。
南方周末:你13歲去廈門集美中學上學,成天泡在圖書館,看些什么書?
黃永玉:自然科學的多些,像地質學、氣象學。比如達爾文,他不只是大科學家,文學也有修養。有本書很有趣,叫《動物和人類的表情》。他19歲寫的《貝爾格兵艦上的報告書》,也很好。
達爾文的學生萊伊爾寫了一本《普通地質學》,其實很不普通。他們文筆都很好,讀起來都像文學作品。
萊伊爾這本書,沒想到對以后畫畫很有作用。我看別人畫過,一個花崗巖的山上有水源,那就犯了常識錯誤,一般沖擊巖、石灰巖上才會有水。
南方周末:木刻和繪畫都是自學?
黃永玉:是自學的。在學校,老師讓我參加木刻協會,交了一塊多的入會費。之后慢慢受到教育和影響,知道中國的木刻是魯迅先生開創的,接觸到一些版畫家,都有進步思想,慢慢的儼然自己也是個進步的人了。在流浪時因為有這個思想,所以苦都不怕:咱們是無產階級,有朝一日天下是咱們的,資產階級肯定要垮臺。
南方周末:哪些作品最早影響你?
黃永玉:像野夫、李樺、黃新波、陳煙橋這些人。也不是影響,我們不一樣。我的木刻風格,主要以家鄉民間藝術作基調,同社會流行的不一樣,所以后來受批評。1947年有本雜志罵我和錢鍾書,說錢鍾書作品是資產階級的,我的木刻也有這種傾向,戰斗性、人民性不夠,沒有好下場。
南方周末:陳嘯高、葉靈鳳和黃苗子,都是不喜歡借書給人的“孤寒種”,但你在三位先生那里看了很多書,為什么?
黃永玉:他們覺得我這個小孩還比較誠懇,而且真實地在讀書。葉靈鳳先生在香港有一個大房子,藏書非常多,我隨便要借,他都借給我。他相信我的信用,借了不會弄壞,會還給他,有的人借書不還,太可怕了。
南方周末:在葉靈鳳那兒都看了些什么書?
黃永玉:很多外國畫冊,古典、現代的都有?,F代繪畫是馬蒂斯、畢加索,美國的本·沙恩,還有個非常重要的版畫家羅克韋爾·肯特。再是丹麥版畫家麥綏萊勒,魯迅、郁達夫、葉靈鳳都介紹過。解放后我居然接待過他,你說多巧!對木刻界來講他簡直是圣人,我居然不到二十歲就見到他,而且作為美術家協會的工作人員,陪他在北京參觀。他還送我一幅原作。
南方周末:他到中國來什么機緣?
黃永玉:中國請他來。中國那個時候比較保守,這個老人家來,是他的女朋友,不是妻子,陪他一起來,又高又大又胖又黑,掛了一些圓珠項鏈,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