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為何休假難
在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中,“休假”對大部分高級官員來說,只是一項“紙上權利”。例如,在春節假期,許多中央領導人都會在各地訪貧問苦,在普通百姓家中過年。對于高層領導人來說,一般要到退休之后,才能真正享受到休假療養的諸多福利。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8月5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參加2013年暑期休假活動的專家。
“人們認為我們在這里休假。但事實上,不可能休假,甚至一天也不能。”
對于高層領導人來說,一般要到退休之后,才能真正享受到休假療養的諸多福利。
“倘若哪一天,我們的領導干部能夠真正瀟灑地去休假了, 或許權力運行制度就已經成熟完善了。”
在高溫天氣仍在全國大范圍地區持續時,中國北方的避暑勝地——北戴河,迎來這個夏天的重要客人。
2013年8月5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參加今年暑期休假活動的60位專家。據人民網報道,邀請專家暑期赴北戴河休假,是中央聯系廣大專家和各類優秀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自2001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邀請了13批七百余位專家休假。
北戴河不只是各行業專才放松身心的海濱城市,在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這里也是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暑期辦公和休養的場所。2003年7月,中央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領導班子當年夏天不到北戴河辦公。從此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赴北戴河暑期辦公的說法不再見諸報端。
與西方國家歷史悠久的帶薪休假制度相比,中國人對休假的認識尚處于初級階段,公眾休假制度也在完善之中。在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中,日理萬機的高層領導人們,能否有時間休假?在各種公眾的節假日,他們能否保證休息?領導人帶薪休年假背后又有怎樣的政治邏輯?
一邊辦公一邊療養
過去的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實際上并不是純粹的休假。但對于中央領導人來說,在夏天到來時,赴北戴河一邊辦公一邊療養,已經是一年中難得的放松時節。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中央領導人的“假期”。
科技部一位卸任司長記得,以前中央領導在北戴河暑期辦公時,7月上旬國務院辦公廳就會打招呼,“從7月15日到8月15日,國務院領導要到北戴河辦公,需要加緊處理的文件要標明特急件,以便能及時送到。”
中央領導暑期辦公期間,中央辦公廳會有一小部分人跟隨,負責安全警衛、通信保障、隨行服務等。一位中辦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日常工作通過機要通信維持,辦公形式沒有差別。”
為了方便處理公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戴河與北京之間每天都有火車往返,用以傳送各類文件。中國前駐菲律賓大使黃桂芳曾經做過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的外事秘書,他曾陪同首長去北戴河辦公多次。他回憶,北京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