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加速,證監會“退”步

這個夏天,新三板的熱度逐漸升溫。從準入制到備案制,在新三板的發展上,監管思路正在從事前把關,向事中、事后監管改變。相比創業板,新三板將能夠以較少的資金服務于更多的中小企業,這對于盤活資金存量、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玉潔 王雙紅

新三板擴容開始,掛牌企業數量將在年底超越創業板。 (東方IC/圖)

從準入制到備案制,在新三板的發展上,監管思路正在從事前把關,向事中、事后監管改變。

這個夏天,新三板(正式的名稱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新三板)的熱度逐漸升溫,雖然不可用眼下的高溫比喻,但的確有些超乎預料。

要知道,新三板2006年1月設立之后,基本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據投中集團統計,2011年全年成交金額僅為5.6億元。2012年,隨著資本市場創新的推進及新三板擴容的加速,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猛增,全年共有105家企業掛牌,超過以往6年的總和。

隨后,新三板企業掛牌明顯提速,目前掛牌企業總數已經突破300家。僅2013年7月份就有70家企業拿到證監會同意公開轉讓的批文。當月披露的21單定向融資金額也達到3.5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掛牌和融資還是在新三板沒有正式擴容時取得的。目前新三板仍然處在試點階段,掛牌企業局限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漢四地的高新園區。

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三板的試點擴大至全國。7月26日,證監會表示,新三板擴容至全國需要在制度建設、人員儲備、市場推廣、組織培訓方面做相關準備工作,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的條件已經成熟,待方案成熟后及時向市場公布。這意味著,新三板將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的交易平臺。

看起來,年內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到500家將是大概率事件,這將在企業數量上超過創業板。到2014年,這一數字很有可能達到1000家。

相比創業板,新三板將能夠以較少的資金服務于更多的中小企業,這對于盤活資金存量、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有深遠意義。在微觀層面,新三板由于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建立,將成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