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標】如果恒天然生在中國……
近日,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原料出口商恒天然深陷“肉毒桿菌”危機,如果恒天然是一家中國企業,會主動將監測信息上報政府嗎?如果涉事企業名單沒有被政府公布,企業能主動召回產品嗎?如果企業做大做強,就一定能保證食品安全嗎?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一帆 趙盼盼
如果恒天然是一家中國企業,會主動將監測信息上報政府嗎?如果涉事企業名單沒有被政府公布,企業能主動召回產品嗎?如果企業做大做強,就一定能保證食品安全嗎?
近日,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原料出口商恒天然深陷“肉毒桿菌”危機,隨即掀起一場波及中國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風暴。然而在中國,卻彌漫著一種復雜的情緒,有一種聲音認為這代表“洋奶粉神話破滅”,甚至連路透社也認為,“一直被詬病的中國國產奶粉將迎來難得的機遇。”
事實上,在全球化背景下,恒天然作為中國眾多食品企業的原料供應商,與國內企業存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關系。更何況,即使“洋奶粉”神話破滅,也并不意味著國產奶粉瞬時崛起。
與樂觀者相反,該事件反倒引發了公眾的一連串疑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