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爭的棋子
陳徒手的《故國人民有所思》,講述新中國知識分子在“思想改造運動”中種種難堪。陳徒手認為,馮定和書中其它幾篇中的黨外舊式專家不同,他原本是黨內紅人,最后卻成了犧牲品,這讓思想改造這段歷程有了不一樣的層次。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實習生 葛佳男 肖妍琳 張宇欣 龍健
《故國人民有所思》有了講馮定的一篇,陳徒手才覺得踏實了。書中其它幾篇,大多是黨外舊式專家接受改造,通過不斷的交心運動、肅反、思想過關,過程大同小異。馮定不同,他原本是黨內紅人,最后卻成了犧牲品,這讓思想改造這段歷程有了不一樣的層次。
這篇只是個練筆。陳徒手采訪了北大哲學系的四五十位老師,想再寫一本書,專講北大社教運動(社教運動又稱“四清”)。這實際是“文革”的導火索,“黨史出了諸多版本,粗略提到,都比較官腔、籠統。”
社教運動就是為了整肅黨內腐敗,純潔隊伍。1963年左右,中蘇關系非常緊張,黨內整個向左轉。毛澤東批示下來,認為修正主義在中國開始綿延,如果不處理的話,黨和國家就會變顏色。
社教運動有好幾個試點單位,北大是其中之一,因為它是全國重點大學,老教授多,問題也多。這是一個很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