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譴責每一個具體的惡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惡,每一個具體的惡都有它的成因,但是,因了這些成因,具體的惡就可以免責、就可以獲得同情甚至獲得支持嗎?如果我們不能容忍因為上級的惡下級就可以執行惡,那么我們可以容忍一個受了冤屈的人,可以向別人作惡嗎?假如別人欺負了你,你就可以欺負別人嗎?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楊康
6月7日,工作人員在廈門公交起火爆炸現場進行偵察,燃燒后的公交車只剩下空殼。6月7日18時20分許,廈門市一快速公交行駛至蔡塘路段時突然起火,致47人死亡。
每減少一個具體的惡,即可使惡勢力退讓一分
近一段時間,此起彼伏的暴力事件讓整個社會不安,媒體、意見領袖紛紛反思暴力事件背后的成因。從一系列的偶然,追問事件的必然,這永遠值得提倡。但輿論仍然出現了這樣一種傾向,那就是熱衷于對抽象的內容進行否定,卻忽略了對具體的惡的否定。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惡,每一個具體的惡都有它的成因,但是,因了這些成因,具體的惡就可以開脫、就可以免責、就可以獲得同情甚至獲得支持嗎?
二戰后人們就面臨了這樣的道德困境,那些僅僅是執行上級罪惡命令的人,他們所做的惡,可以被理解甚至可以被寬恕嗎?西蒙·維森塔爾在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