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發展
在全球化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夠按照世界通行的游戲規則來行動,就不可能全面享受人類合作帶來的好處,就相當于開車上路人家靠右行,你非要靠左行,馬上就死定了。同時,現在有很多“特色”規則(如官商勾結),這些規則伴隨中國加入世界也在走向世界,這是很可悲的事。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呂欣
在全球化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夠按照世界通行的游戲規則來行動,也就是不接受人類的普遍價值,就不可能全面享受人類合作帶來的好處,就相當于開車上路人家靠右行,你非要靠左行,馬上就死定了。
我想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
順應全球化理念
我們看全球化的歷史,需要知道在全球化之前很久,人類有一個走向全球的過程。我們知道現代人(“智人”)大約是20萬年前在現在的東非出現的,10萬年前人類走出東非,先到了西南亞(中東)這個地方,6萬年前已經到了澳大利亞,4萬年前到了歐洲,也到了中國(到中國的時間也可能在6.8萬年前,但這個時間有爭議),1.3萬多年前跨過了白令地峽,到了美洲。
這樣,大致來講,到一萬多年前的時候,我們人類已經從一個地方走向全球所有適合人生存的地方。之后大冰期結束,冰蓋的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人類從此被分割在三大不同的世界,即非洲-歐亞大陸世界區、美洲世界區,以及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世界區,這三個世界之間上萬年人類沒有什么來往,盡管每個區域內還是有交往的,如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但分割一萬多年之后,也就是五百多年前開始,這三個世界開始又相互聯系起來了,開始了一個我們現在叫“全球化”的過程,這個全球化開始的標志就是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所以,過去的五百年都可以被認為是人類在一萬多年前失散后,重新走在一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出現與人類理念的轉變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哥倫布不相信地球是圓的,他不會往西航行尋找印度結果卻發現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