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武林這碗飯“武林大會”的現世江湖
8月3日,少林、武當、青城、崆峒……各大門派“掌門”聚在一起開“天山武林大會”,沒有比武,沒有選出武林盟主。其中,少林派掌門釋德朝,和少林寺沒有任何關系;青城派掌門人劉綏濱號稱“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門”,卻無法向上追溯師承超過三代……類似的武林大會已經舉辦了幾屆,漸漸變成了另一種類型的“文化旅游”。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肖妍琳 龍健 張宇欣
“武當派掌門”游玄德道長(左)、“青城派掌門”劉綏濱(中)和少林派的釋德朝(右)參加“天山武林大會”,每個掌門參加大會的報酬是一萬元。類似的武林大會已經舉辦了幾屆,初衷是為發展武俠文學,后來漸漸變成了另一種類型的“文化旅游”。
山路太陡,11位“武林高手”不得不下車,徒步走完最后一段。他們馬上被相機包圍了。
他們已各自乘了三四個小時的飛機到新疆烏魯木齊,再換支線航班,50分鐘飛到六百多公里外的伊寧市。夾著托運的刀劍,坐上迎接的客車,三十多公里的時速在一條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晃悠3個小時,這才到了特克斯縣。
2013年8月3日,他們在這個小小的縣城開“天山武林大會”。
駿馬和摩托車交替奔馳,喀拉峻大草原上塵土飛揚??h里從來沒辦過這么大的活動,這勾起了牧民們的好奇心。少林、武當、青城、崆峒、峨眉、昆侖……這些武俠小說里如雷貫耳的名字聚會在這個偏僻小城,是因為特克斯縣舉辦“天山文化周”。“天山武林大會”是它的一部分。
會場邊,有生意頭腦的人把飲料和馕背上這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草場售賣,還擺上老虎熊貓模型供小孩合影,一張5元。
保衛干事的“昆侖派”
一個小時的民族歌舞演出,“掌門”都在貴賓席,席地而坐。穿黃色僧袍的胖和尚,是“少林派”代表釋德朝。陽光很足,他干脆戴上一頂紅色的棒球帽,過一會兒又摘下來,使勁抹汗。旁邊身著紅色道袍的“武當派掌門”游玄德道長則淡定得多,道冠從不摘下。
時間到了,各門派“掌門”及弟子上臺坐成兩排。為節約成本,特克斯縣只允許每位“掌門”帶一名弟子隨行。站在臺側長袍墨鏡的男子,是北京大學特聘教授、臺灣人龔鵬程。他是“天山武林大會”的執行召集人。
“阿彌陀佛。嘿呀!”
釋德朝上場打拳,不時砰砰跺腳,嘶吼一聲,氣勢逼人。全場觀眾騷動起來,維持秩序的警察和民兵手挽手組成人墻,阻止他們再向前擠。
河南一家報紙根據武林大會公布的邀請名單,去問了少林寺:這位釋德朝師父真的是你們“少林寺達摩院首座禪師”?少林寺絲毫不給面子:“他和我們少林寺沒有任何關系。”這幾天,特克斯縣參加活動的官員都已能熟練地解釋:“他是‘少林派’,不是‘少林寺’的。”
“少林寺達摩院”是河南登封市的43所民辦武術學校之一,與少林寺無關。它招收3-10歲的“少兒全托班”,每人每年學費16800元。
以往操辦類似活動,龔鵬程請的都是少林寺武僧總教練釋延莊,而2012年改請了少林寺藥局的負責人釋延琳。這位僧人不擅武功,只得請釋德朝來表演。那一次,他扛著一把魯智深式的禪杖。
“釋德朝是憨厚人,難道不在少林寺就不能代表少林派?”龔鵬程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今年釋延莊、釋延琳都沒時間。“你看武俠小說還不明白嗎?一樣的,這些門派本身都有內斗。”
每個門派逐一上臺演示本門武功。“崆峒派第十一代掌門人”白義海并沒有使出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為崆峒派安排的絕技“七傷拳”,而是耍上了一把扇子。“這叫‘乾坤風流扇’,崆峒派有很多奇門兵器。”龔鵬程咳嗽了一下,揚聲器嗡嗡直響。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當地史志并沒有記載這樣一個武林門派。1995年,一個55歲的東北人帶著日本妻子來到平涼,自稱“崆峒派第十代掌門燕飛霞”。在當地開武館的武師白義海被他演示的功夫震懾了,當即拜師。這個門派的所有師承來歷、武功路數,燕飛霞是惟一的闡釋者。
原名“王進”的燕飛霞稱,門派的開山祖師是唐朝名叫飛虹子的道士。但為什么至今一千多年只傳了十代,他直到2005年患癌癥去世,也沒有給出確切答案。白義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