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把手在鏡頭前流汗 武漢電視問政“攻防戰”
三年來,在電視問政直播現場,武漢的大小官員們被曝光的各類問題和尖銳的追問弄得滿頭大汗。作為地方媒體,武漢電視臺何以能讓這么多高級別官員就相關問題公開道歉認錯呢?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7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引起全國關注的“電視問政”再次上演,首場問作風關注公務奢侈。
“武漢搞電視問政是一號領導決定的,電視臺是完成命題作文。”
“當年武漢市搞行業測評,一些被問政的官員也是評委,參與打分,結果廣電局倒數第二。”
電視問政節目中對問題的大膽暴露、對官員毫不留情的批評,以及官員在鏡頭下的難堪和窘迫,讓普通市民有種主人翁的快意。
2013年8月15日下午,幾位訪客走進了武漢市紀委。南京市紀委糾風室主任姚瑞平和南京電視臺領導等人,專程前來武漢,觀摩學習武漢電視臺的“電視問政”節目。
2011年,武漢電視臺在市委書記阮成發的主導下,創立“電視問政”直播節目,先由電視臺播放暗訪視頻,然后相關官員在直播現場,接受主持人、觀眾、評論員和專家的質詢。
三年來,在直播現場,武漢的大小官員們被曝光的各類問題和尖銳的追問弄得滿頭大汗,“自責、愧疚,抱歉”之類表態,頻繁見諸媒體。
尖銳的電視問政,吸引了全國的目光。“各地都有前來學習觀摩的,我接待了38批。”武漢電視臺新聞頻道副總監胡桂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作為地方媒體,武漢電視臺何以能讓這么多高級別官員就相關問題公開道歉認錯呢?市委書記阮成發的強力主導和市長唐良智的支持無疑是關鍵原因。武漢市治庸辦和武漢電視臺是節目的實際執行者,官員和觀眾的邀請,均由他們負責。
在一位武漢市領導看來,電視問政提高了官員應對媒體和突發情況的能力,也促進了工作。“節目一完,有的局就到了問題現場,連夜搞到四點多鐘,現場解決。”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說。
對于參與各方來說,這三年過得并不輕松,主導節目的武漢市紀檢監察官員,曾擔憂“把人都得罪光了”;而看似風光的電視臺,經常為問政尺度糾結不已:“成績說到什么份上,問題說到什么份上,很考驗人。”
而一些在直播現場流汗、道歉的武漢官員,也開始反思問政的價值。一位官員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問政若一直停留在讓大家流汗的層面,老百姓會不會厭倦?如何使干部作風得到根本轉變?問政如何能再深入一步?
一塊豆腐考住一排局長
滿頭大汗、啞口無言、忘詞、不停道歉。
“柳鶯的一塊豆腐,考倒了一排局長。”8月17日,武漢電視臺主持人柳鶯還記得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對她的這句表揚。
故事發生在7月3日晚。在武漢電視臺的演播廳里,一場電視問政直播正在進行,官員和觀眾分坐兩旁。在電視臺拍攝的短片中,暗訪員探訪了一家被武漢市政府公布為放心豆制品企業的公司,發現加工豆腐的車間臟亂差。公司負責人說:“辦證不需要多少錢,主要是打點。”
視頻停下,主持人柳鶯問武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吳明益:“什么叫打點?誰打點?打點誰?為什么要打點?打點的目的是什么?”
吳明益回答:我覺得這個企業不具備生產條件,或者說降低了生產條件,生產豆制品是需要有標準的……
柳鶯打斷了他:請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不要用這樣的回答“打點”我。吳明益:打點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