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暗算”

如今,東南沿海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暗算”——“電子情報戰”。有分析認為,解放軍擁有龐大電子戰機群,將成為美軍的心腹大患。戰時,“這些電子戰飛機可對敵方所有預警機、雷達和地面通信設施發動密集電子攻擊,其威力相當于電磁炸彈,是真正意義上的電磁殺手”。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楊寶寶

夜晚,一架美國空軍EC-130電子戰飛機準備從亞洲西南部一空軍基地起飛。 (CFP/圖)

未來,東北亞的上空將更加喧嘩,偵察與反偵察的較量漸入深境。

天空中變幻莫測的電波,傳遞著一場場看不見的戰斗。

1996年,天空的寧靜被美軍電子偵察機打破,正值臺海危機白熱化,美軍派出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進入臺灣海峽,壓制干擾解放軍部署在東南沿海的雷達、通訊網絡。

作為回應,中國開始派出戰機和執法船,對前來“抵近偵察”的境外電子偵察機進行監視、驅逐。

如今,東南沿海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暗算”——“電子情報戰”。

“從不無線電靜默”

這幾年,美軍的“抵近偵察”從未停歇。

2001年4月1日,中美在南海發生撞機事件,兩國之間的電子偵察和反偵察斗爭公開化。自此,美國的EP-3電子偵察機經常從日本起飛,緊貼著中國領?;€飛行,偷窺中國沿海的軍事目標。

美軍很自信,從不無線電靜默,它似乎不怕被偵聽。當然,戰時美軍通常會變換頻率,改變平時的通信系統。在東南沿?;顒訒r,美軍通常把導航雷達、警戒雷達、超短波通訊悉數開啟。

電子戰機備受各國青睞。它的優勢是,無需進入他國領空,即可收集對方電子信號,戰時,還可遠距離對敵方雷達、電子制導系統和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電子偵察、干擾和攻擊。

2013年7月底,美國戰略部司令羅伯特·凱勒透露,中國實施“拒止戰略&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