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善意遭遇地方懈怠環境公益訴訟“倒春寒”

2013年1月,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正式實施,環境維權活躍人士認為,中國環境公益訴訟的春天已經到來。然而,8個月過去,迎來的卻是一場“倒春寒”。民訴法新增公益訴訟法條,但模糊表述遭遇懈怠解讀,成了地方法院不立案的借口。2013年,全國環境公益訴訟全面冰封。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廖鈺嫻 李一帆

環境公益訴訟開門了,地方法院拿出來的卻是“不予立案”。圖中的政府部門和企業為中華環保聯合會2013 年的6 起公益訴訟被告,其中??谟? 起案件。 (何籽/圖)

民訴法新增公益訴訟法條,但模糊表述遭遇懈怠解讀,成了地方法院不立案的借口。2013年,全國環境公益訴訟全面冰封。

“想都沒想到。”兩個小時的采訪,這句話,馬勇重復了不下三次。他是中華環保聯合會督促訴訟部部長,也是國內參與環境公益訴訟次數最多的人。

2013年1月,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正式實施,環境維權活躍人士認為,中國環境公益訴訟的春天已經到來。

民事訴訟法新增的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破解了環境公益訴訟于法無據的尷尬局面。

然而,8個月過去,迎來的卻是一場“倒春寒”。相比較民訴修法之前的“基本勝訴”,2013年,中華環保聯合會共提起6起環境公益訴訟,無一立案,“全軍覆沒”。作為環保部下屬的“官方”組織如此慘淡,民間環保組織更是顆粒無收。

從法律層面,這是環境公益訴訟主體懸而未決之下,地方法院的集體沉默。事實上,爭議在環境保護法修正案二審稿中同樣存在:二審稿將主體設定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公眾甫一知曉,便引起軒然大波。中華環保聯合會在一片討伐聲中,面臨雙重尷尬。

地方中院180度大轉彎

2013年7月底,馬勇的助手李子文接到了??谥性涵h保庭打來的電話,“說有一個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