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戲】“天津觀眾太可怕了” 天津衛的規矩

京劇界有句老話:北京學戲、天津唱戲、上海賺包銀。天津出演員、出導演,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戲劇界“大名字”好多生在天津、長在天津,但出名不在天津。 被遺忘的天津自得其樂。茶樓、文化館、公園里的曲藝演出從沒斷過。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肖妍琳 龍健 張宇欣

不太久前,天津都還是個戲劇大碼頭。京劇界有句老話:北京學戲、天津唱戲、上海賺包銀。天津出演員、出導演,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戲劇界“大名字”好多生在天津、長在天津,但出名不在天津。 (東方IC/圖)

天津人三千五千捧角沒問題,自己掏錢看戲就是沒面子;

老戲蟲看戲只看“核兒”,開場就到那叫不懂行;

天津人看戲不給任何人面子,看出來毛病當場起哄絕不手軟。

別地兒晚間上演的戲碼大多7點半開鑼。首屆西岸·“馬三立”城市舞臺戲劇展,8點。因為“八點天兒還沒黑呢!看戲之前倆人兒不得吃點飯嘛?”但跟別地兒一樣,戲劇展口氣也不?。阂k成“戲劇界的奧斯卡”。

2013年8月4日,開場二十分鐘以內,一直有觀眾出來進去。坐在座位上的,心也浮著,嗡嗡嚶嚶交頭接耳。簡直就差頭頂上飛過幾個熱手巾把兒。

夜11點,演出結束。三三兩兩的老夫妻、老姐妹兒、懷抱嬰兒的小夫妻、五六個老頭一串兒,魚貫走出劇場——在別的城市,你看不到這樣的組合。天降豪雨,觀眾堆集在劇院門口,一片微劇評:“直奔主題不就完了嘛!好嘛,耨介么多零碎兒!”“音響嘛玩意兒那是!根本聽不清,跟作報告一樣,就臺上講得高興!”

也有看美了的,謝幕的時候涌向臺口,用手機拍九十歲的評書藝人劉立福,拍七十歲的相聲演員“少馬爺”馬志明,拍有“小冬皇”之稱的京劇演員“瑜老板”王珮瑜,久久不愿退去。別人抱怨,他們心滿意足地回味。

賣一次性雨披的小販讓微劇評戛然而止。大家一哄而上,有如菜市場搶購便宜帶魚。小販來不及把錢抹平,一團一蛋地塞進褲兜,慌亂中,錢掉地上,白發蒼蒼的顧客彎腰替他拾起。場面雖亂,買的、賣的,儼然一伙,誰也不為擁擠生氣,誰都奮力向前擠。

劇展的種種“哏兒(天津方言,好笑的事)”,讓策展人馬千又笑又氣又嘆。“你見過劇院前臺除了節目冊、紀念品、衍生品,還買牛肉燒餅的嗎?”

他親眼看見,一位大姐站在劇場前臺,節目單、紀念版T恤、瓶裝水問了一溜價,最后聽得牛肉燒餅6塊一套,“那行吧,你給我拿仨”。

馬千受了啟發:明年再辦劇展,干脆在劇場門口支攤兒,賣無油煙的煎餅果子。“咱在國外看戲,能吃哈根達斯、喝葡萄酒。中場休息,侍者拿著笸籮,賣布丁、起司,觀眾邊吃邊喝邊聊。那是看戲的一個環節、一種儀式。許他們吃漢堡,就不許咱們吃牛肉火燒嗎?”

被遺忘的天津自得其樂

聽說馬千要辦戲劇展,朋友們紛紛揶揄:“衛星城的戲劇展”、“開拓二線城市演藝市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