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俄羅斯公共汽車、電氣火車
火車不停地向前開去,仿佛是從森林開往大海。那是多美的一張風情畫。
邊陲小鎮克拉斯基諾
我們從琿春進入俄羅斯邊境,來到異國的第一個小鎮就是俄羅斯風情濃郁的克拉斯基諾鎮。這里并沒有很高的樓房,一派田園風光,到處是低矮的木屋,在木柵拉圍起的小院內,還可見家禽家畜跑來跑去。每家都養有獵狗,狗叫聲此起彼伏,狗可以說是俄羅斯人忠誠的朋友,養狗看家護院已經成了他們的所愛。濃蔭綠樹圍繞的彎曲車道,并不寬敞,會車時,車速大都很慢。要說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大的小鎮,紀念碑隨處可見,這可以讓人自然回憶起偉大的衛國戰爭來。節假日,尤其是年輕人結婚喜慶的日子里,到紀念碑前獻花,合影拍照,簡直就是一道不可多見的風景。
路邊的小商店很陳舊。不過,貨架上的商品到還琳瑯滿目,不能說豐富,但可以滿足游客,尤其是到俄羅斯來的中國游客的需求,因此,在克拉斯基諾采購紀念品,是每個返鄉人必做的事情。
在克拉斯基諾鎮看不到莊稼,到處是草,不管是干枯的,還是嫩綠的,以及森森郁郁的森林,遮天蔽日。一望無際。
在海參崴乘坐公共汽車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這里依山傍海,坡陡路窄,雖然這里的私人小轎車很普及,但對工薪族而言,乘坐公交上下班,公共汽車仍是首選。
俄羅斯的公交車很陳舊,就像中國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公交車,車內很狹窄,吊桿少而短。不過,車的椅子很軟和,是皮質的。車門很不寬敞,上下車得側著身。
很多規矩我們不習慣。首先是從后門上車,不像中國大多公交車都得從前門上,尤其是無人售票車。俄羅斯的公交車是下車才買票,而且是從前門下,經過司機身邊,司機兼任售票員。不管你有多急,司機就那樣一個一個乘客收費,找零,不厭其煩。車票也是一票制,每張票8盧布,約合人民幣2到3元。上下班高峰期,車上乘客多,也很擁擠,不過這里的人還講文明,自覺排隊上車,也給老人讓座。有時車上乘客多,只能從后門下車,乘客就主動到前門將錢遞給司機,自覺購票。我很受感染,也很贊嘆,以后遇到這種情況,也自覺跟著這樣做。
我最不習慣的是,這里的公交沒有電子報站名的習慣,好像人都知道該往哪里去似的。要是雨天或陰天,我常常得探著頭,看車外的站牌,有時還得問身邊的人,看是否到站,以防坐過站。后來坐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我覺得大多數俄羅斯人對待中國人是友好的。不過,也有例外,有一次,我剛上車,可能是沒站好,一下子踩到前邊一個小伙子腳上,我當時用眼神表示歉意,沒想到小伙子不原意,大聲地沖著我說“你就不會說聲“對不起”嗎”,我見滿車的俄羅斯人都回過頭看我,我就低聲用俄語說“對不起”,小伙子才算滿意地點點頭。我當時很尷尬,滿臉通紅,這時,身邊的一個中年婦女為我打包不平,她數落起小伙子來,做人不可這樣云云,我聽后很感激。雖然沒說話,但那種被理解和援助的感覺很舒適。
在后來我又多次乘坐公交車,在車上體驗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默契。
阿爾喬姆的電氣火車
阿爾喬姆是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衛星城,在其東北部60公里,四面被森林環繞,瀕臨大海。因為工作關系,我多次乘坐電氣火車往返于海參崴和阿爾喬姆之間,對這里的電氣火車感受頗多。我第一次坐火車是在阿爾喬姆的“機場”車站,那里離我工作的阿爾喬姆預制件廠很近。俄羅斯的火車站沒有候車大廳,只有站臺與鐵軌,即使大城市的火車站也沒有檢票口。在車站只有一個破舊的灰藍色房間,是售票室。我花39盧布買張票,是電腦隨機打出的,不像我們國家的火車票具有收藏價值。
火車來了,聚集在站臺上的人們依次上車?;疖囍挥?節車廂,待旅客上完,火車司機探頭一看,車門就在廣播提醒后自動關閉?;疖嚶铀?,時速最快時可達100公里。我記得上的是第二節車廂,車內稀稀拉拉地坐著乘客,我獨自挑一靠窗的座位坐下,沒有人注意我,我感覺一個“外國人”的慶幸與落寞。在不經意間,火車從礦區開入森林,滿目蒼翠,感覺森林真遼闊,除了藍天白云,和午后刺眼的陽光,就是森森的綠色林帶。好不愜意!
約摸40分鐘后,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海面盡顯眼前,亮晶晶的海水晃人眼睛,仿佛一下子從幽暗的房子走到陽光底下,說不出的感慨,大自然的美一覽無余。海水靜靜地漫漫而去,極目遠眺,竟無遍無際。
在“療養區”站,是一大片海濱浴場,在海邊休閑的人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橫七豎八身著泳衣在海水中暢游,還有人干脆就躺在陽光下仰面躺著享受日光浴,成了別致的景觀。這就是好享受大自然的俄羅斯人。
火車不停地向前開去,仿佛是從森林開往大海。那是多美的一張風情畫。在驚訝與欣賞中,火車載著我來到了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符拉迪烏斯托克。我結束了第一次電氣火車之旅。
我們從琿春進入俄羅斯邊境,來到異國的第一個小鎮就是俄羅斯風情濃郁的克拉斯基諾鎮。這里并沒有很高的樓房,一派田園風光,到處是低矮的木屋,在木柵拉圍起的小院內,還可見家禽家畜跑來跑去。每家都養有獵狗,狗叫聲此起彼伏,狗可以說是俄羅斯人忠誠的朋友,養狗看家護院已經成了他們的所愛。濃蔭綠樹圍繞的彎曲車道,并不寬敞,會車時,車速大都很慢。要說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大的小鎮,紀念碑隨處可見,這可以讓人自然回憶起偉大的衛國戰爭來。節假日,尤其是年輕人結婚喜慶的日子里,到紀念碑前獻花,合影拍照,簡直就是一道不可多見的風景。
路邊的小商店很陳舊。不過,貨架上的商品到還琳瑯滿目,不能說豐富,但可以滿足游客,尤其是到俄羅斯來的中國游客的需求,因此,在克拉斯基諾采購紀念品,是每個返鄉人必做的事情。
在克拉斯基諾鎮看不到莊稼,到處是草,不管是干枯的,還是嫩綠的,以及森森郁郁的森林,遮天蔽日。一望無際。
在海參崴乘坐公共汽車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這里依山傍海,坡陡路窄,雖然這里的私人小轎車很普及,但對工薪族而言,乘坐公交上下班,公共汽車仍是首選。
俄羅斯的公交車很陳舊,就像中國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公交車,車內很狹窄,吊桿少而短。不過,車的椅子很軟和,是皮質的。車門很不寬敞,上下車得側著身。
很多規矩我們不習慣。首先是從后門上車,不像中國大多公交車都得從前門上,尤其是無人售票車。俄羅斯的公交車是下車才買票,而且是從前門下,經過司機身邊,司機兼任售票員。不管你有多急,司機就那樣一個一個乘客收費,找零,不厭其煩。車票也是一票制,每張票8盧布,約合人民幣2到3元。上下班高峰期,車上乘客多,也很擁擠,不過這里的人還講文明,自覺排隊上車,也給老人讓座。有時車上乘客多,只能從后門下車,乘客就主動到前門將錢遞給司機,自覺購票。我很受感染,也很贊嘆,以后遇到這種情況,也自覺跟著這樣做。
我最不習慣的是,這里的公交沒有電子報站名的習慣,好像人都知道該往哪里去似的。要是雨天或陰天,我常常得探著頭,看車外的站牌,有時還得問身邊的人,看是否到站,以防坐過站。后來坐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我覺得大多數俄羅斯人對待中國人是友好的。不過,也有例外,有一次,我剛上車,可能是沒站好,一下子踩到前邊一個小伙子腳上,我當時用眼神表示歉意,沒想到小伙子不原意,大聲地沖著我說“你就不會說聲“對不起”嗎”,我見滿車的俄羅斯人都回過頭看我,我就低聲用俄語說“對不起”,小伙子才算滿意地點點頭。我當時很尷尬,滿臉通紅,這時,身邊的一個中年婦女為我打包不平,她數落起小伙子來,做人不可這樣云云,我聽后很感激。雖然沒說話,但那種被理解和援助的感覺很舒適。
在后來我又多次乘坐公交車,在車上體驗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默契。
阿爾喬姆的電氣火車
阿爾喬姆是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衛星城,在其東北部60公里,四面被森林環繞,瀕臨大海。因為工作關系,我多次乘坐電氣火車往返于海參崴和阿爾喬姆之間,對這里的電氣火車感受頗多。我第一次坐火車是在阿爾喬姆的“機場”車站,那里離我工作的阿爾喬姆預制件廠很近。俄羅斯的火車站沒有候車大廳,只有站臺與鐵軌,即使大城市的火車站也沒有檢票口。在車站只有一個破舊的灰藍色房間,是售票室。我花39盧布買張票,是電腦隨機打出的,不像我們國家的火車票具有收藏價值。
火車來了,聚集在站臺上的人們依次上車?;疖囍挥?節車廂,待旅客上完,火車司機探頭一看,車門就在廣播提醒后自動關閉?;疖嚶铀?,時速最快時可達100公里。我記得上的是第二節車廂,車內稀稀拉拉地坐著乘客,我獨自挑一靠窗的座位坐下,沒有人注意我,我感覺一個“外國人”的慶幸與落寞。在不經意間,火車從礦區開入森林,滿目蒼翠,感覺森林真遼闊,除了藍天白云,和午后刺眼的陽光,就是森森的綠色林帶。好不愜意!
約摸40分鐘后,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海面盡顯眼前,亮晶晶的海水晃人眼睛,仿佛一下子從幽暗的房子走到陽光底下,說不出的感慨,大自然的美一覽無余。海水靜靜地漫漫而去,極目遠眺,竟無遍無際。
在“療養區”站,是一大片海濱浴場,在海邊休閑的人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橫七豎八身著泳衣在海水中暢游,還有人干脆就躺在陽光下仰面躺著享受日光浴,成了別致的景觀。這就是好享受大自然的俄羅斯人。
火車不停地向前開去,仿佛是從森林開往大海。那是多美的一張風情畫。在驚訝與欣賞中,火車載著我來到了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符拉迪烏斯托克。我結束了第一次電氣火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