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寶莉助學 資助不止于捐助

微愛行走、奔向前方、感受年輕、感受活力、感受每一次因愛的歡躍!

嘉寶莉從2004年開始致力于對貧困省的資助,至今已捐助1650萬元,幫助了6295名學生,其中1323人已經圓夢大學。

每年暑假,嘉寶莉助學基金會聯合南方周末報社舉辦“走吧 微愛”助學志愿者活動,招募在校大學生作為志愿者,前往嘉寶莉助學點進行實地走訪,以助學志愿者的身份踐行公益、傳遞關愛。

2013年8月,來自6所大學的71名志愿者將前往14個嘉寶莉助學點,探訪約560個家庭。最終,嘉寶莉助學基金會的資助,將幫助375名孩子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得到圓夢大學的機會。

“走吧 微愛”嘉寶莉助學志愿者活動——關注貧困學生的教育問題

廣東省嘉寶莉助學基金會在2010年有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系由嘉寶莉漆全資捐贈的非公募基金會。嘉寶莉助學始于2004年,九年來致力于幫助貧困地區學生完成初中或高中階段教育,至今已捐款1650萬元,幫助了6295名學生完成初中或高中階段的學習。“走吧 微愛”嘉寶莉助學志愿者活動是廣東省嘉寶莉助學基金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該活動通過在高校招募大學生志愿者前往嘉寶莉助學點進行愛心回訪,向接受資助的高中學生傳遞嘉寶莉助學基金會的關心和幫助,同時進行與公益助學相關的調研工作,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一個親自參與公益、踐行公益、研究中國民間公益助學形態的機會。

從2006年起,嘉寶莉助學志愿者活動已舉辦7屆,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廣西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全國二十幾所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通過大學生志愿者深入嘉寶莉助學點的關心慰問和走訪調研,傳遞“微愛”精神。這個親身踐行公益的助學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也帶動了社會更多地參與和關注社會公益。

2004到2013,九年,6295名受資助的貧困生,一句平實卻飽含分量的“走吧 微愛”!十二天,288個小時,嘉寶莉助學志愿者用雙腳丈量心與微愛的距離,留下一行堅定的背影。

1500元/人/年的助學金標準,或許并不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正因有了那些為這個普通的1500不斷奔波的人們。這一個個平凡的數字,也變得不平凡起來。

發端南粵——暨南大學,行經帝都——北京電影學院,情牽荊楚——武漢大學,愛在滇鎮——云南師范大學,這就是我們今年走過的軌跡。

然而這個以“微愛”之名開始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因為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用自己的行動,把這份簡簡單單的愛,傳遞下去。

我們的道路:為愛而行

4月2號,北京電影學院。

4月11日,暨南大學

4月18日,武漢大學

4月25日,云南師范大學

每行經一地,都會有無數同學為這個活動駐足。曾經過微愛之旅的老兵,對微愛心懷憧憬的新人,大一的新生,大二大三的老生,甚至有國外的留學生……無數身份不同,學校不同,籍貫不同的學子,因為“微愛”二字,來到這里,參加哪怕是有著殘酷淘汰率的面試,為了成為一名志愿者。

江西樂平,湖南邵陽,云南楚雄,重慶巫溪,山東平邑,青海民和……這些地方對于志愿者來說,將不再是地名。暑假,18支志愿者小隊將奔赴15個新助學點,而這所有的地方,都是建立在前期推薦和走訪的基礎上。

所有的志愿者也都明白,自己的任務,絕對不止是提供一份學生資料那樣簡單。一次走訪,一句采訪,一張照片,一點一滴的行為,會決定一個待受助學生的最終結果。資助不止于捐助,為了確保每一分錢都落在實處,志愿者們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的名稱:大學生志愿者

你為什么會選擇成為助學志愿者?

“我想說,我愿從長沙跨越三百公里來到這里,站在你們面前,這就是它的價值。無需問我到底值不值得,我的行動能夠回答一切。”——語出12、13屆志愿者董國杉,今年的志愿者選拔中,在湖大站被取消的情況下,他北上參加武漢大學站的面試。并且再一次取得了資格。因為他還懷抱著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心愿:“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尋訪的孩子如果有人還能記得當年那個來到他身邊的志愿者,然后選擇和我一樣,踏上這條志愿者的路,把微愛傳遞下去,我想,我便不會再有遺憾”。

武漢大學愛在路上志愿者團隊與受助學生張星星家人的大合照

“走吧 微愛”對于那些曾經的志愿者來說,或許是情到深處的一滴眼淚,或許是默默前行的深淺腳步;或許是整理資料的長夜孤燈,或許是發自肺腑的會心微笑。沒人會否認,這是自己永不能磨滅的回憶,“您好,我是嘉寶莉助學志愿者”,志愿者們說了無數遍這樣的詞句,個中滋味其實盡在不言中。“我們面對的是高中生,請不僅做一個更加成熟和堅強的傳播者、記錄著,更做一個能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他人、影響到更多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窺探到自己內心的人們的——微愛踐行者”

“志愿者是一個有魔力的名詞,我相信,在傳播愛的過程中我們也一定能收獲愛。”志愿者也是一群很有魔力的人群,他們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只為對大山里的他們說一句:親愛的朋友,你好!孩子們的笑容和夢想便是我們最大的滿足。微愛雖小,但是一種力量,能給孩子帶去夢想的希望。——語出12屆志愿者,暨南大學莫峻威。

浙江工業大學的愛之翼志愿者團隊與受助學生薛鵬家人的大合照

“我教過書,知道讀書對于孩子們意味著什么,之所以做助學,只是希望能在孩子們人生最關鍵的時候幫他們一把。”“走吧,微愛”項目創始人,嘉寶莉集團總經理仇啟明先生曾這樣概括助學項目的起因。資助不止于捐助,所有志愿者的希望,不僅僅是讓受助學生拿到資助,而是靠自己的那一縷微笑,去感染,去傳播。

我們的夢想:公益是身體力行

暨南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均有兩百多名同學參加了面試選拔。而在武漢大學,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四百人左右。最后能成行的志愿者其實并不多,通常是十中選一乃至二十中選一,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學希望參加。第一輪面試的時候問他們:你為什么會選擇來做志愿者?你會聽到很多很多種答案。

“我想為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希望他們能夠體會到我們的世界,感受到我們的幸福。在將來的某一天,也創造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這是在一輪面試的時候,某位志愿者發自肺腑的回答。

“雖然我只能聽懂一點中文,但我希望能參與這個活動,走進大山,很有意義。”一位留學生也表示出了對活動的極大興趣。

“我以前也受過別人的資助,我想用這樣的方法去回報社會”

“我想獲得這樣一份不同的經歷,充實我的暑假。”

“公益本來就是我所熱衷的領域,我很享受做志愿者的過程”

如果你的時間和你做志愿者的事情發生了沖突,你會如何抉擇?——“我肯定不會放棄”

看著所有參加面試的同學那堅定的眼神。所謂微愛,其實早就活在他們的夢里。

資助不止于捐助,因為會有人身體力行,櫛風沐雨,只為在這條路上,留下前行的堅實腳步。

我們的信念:資助不至于捐助

4月27日,四地志愿者完成招募

5月底,各校同時開展“多背一公斤”募捐活動

6月8日,新一批走訪助學點全部確立

7月下旬到8月,所有走訪依次分批開始。

時光回到2004年,嘉寶莉民族團結助學工程第一期在人民大會堂啟動的那一刻。到現在已經九年了

2006年,嘉寶莉開始在全國各地高校招募大學生尋訪志愿者。到現在已經七年了。

2010年,“嘉寶莉助學基金會”正式在廣東民政廳審核通過,成為涂料行業首家非公募基金會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每年150萬的助學金投入,1500元/人的標準,或許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但是每一筆錢的投入背后,都有助學志愿者用自己的探訪,在確保它的每一分花銷都準確而有價值。資助對象情況按月更新,助學點征召面向全社會,新增助學點走訪志愿者根據實地調研課直接確定資助對象——嘉寶莉助學基金會,正在一直進步。

武漢大學志愿者彭韜與受助學生親如兄弟

“只要嘉寶莉還存在,只要社會上還有貧困學生需要資助,嘉寶莉就會助學不止”,仇啟明先生擲地有聲的發言,是對這條微愛之旅,最有力的注解。九年微愛夢,還有很多故事等著一代又一代的志愿者們參與進來,和嘉寶莉基金會一起把它寫下去,夢不止,愛便不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