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維權 女商人的古寺防衛戰
13年前,時為女商人的楊青蓮從幾乎發不起工資的市文物局手里包下了破敗的會善寺;這段關系很快因錢的問題出現裂痕,當文物部門不再缺錢,合作演變為對寺廟控制權的爭奪。為了奪回“生意”,楊青蓮耗盡所有俗世能耐,最終不得不出家競爭“住持”曲線救寺。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趙良美
2012年12月28日,楊青蓮身穿僧衣,手拿營業執照和機構代碼證在會善寺前維權。
一座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寺,陷入承包女商人與文物部門的利益爭奪戰。為了奪回“生意”,她耗盡所有俗世能耐,最終不得不出家競爭“住持”曲線救寺。
楊青蓮去找時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在樓下大喊,“任局長、任局長,我犯了啥法呀?”任局長親自接待并詢問案情,甚至“陪著流淚”。
楊青蓮穿著僧袍與“假和尚”現場斗法,抗議“鳩占鵲巢”,但最后連僧衣都被對方扒了。
2012年12月28日,在河南登封北魏古剎會善寺開幕的“中國善文化節”被意外打斷。一個身穿僧衣、頭戴僧帽,法號“延會”的尼姑一手拿營業執照,一手拿機構代碼證,大聲抗議:“我才是法人。”
這位65歲俗名“楊青蓮”的出家人還組織了十來位居士站到寺廟門口,拉起抗議橫幅,在記者的簇擁下轉戰修葺一新的大雄寶殿。
在這里,“延會”與主辦方的人馬亂作一團,“延會”稱自己摔倒昏迷,僧衣被人脫走。
“佛家維權者”們控訴登封市文物局(以下簡稱“文物局”)與野和尚聯手“鳩占鵲巢”。13年前,時為女商人的楊青蓮從幾乎發不起工資的市文物局手里包下了破敗的會善寺;這段關系很快因錢的問題出現裂痕,當文物部門不再缺錢,合作演變為對寺廟控制權的爭奪。
這場漫長的爭奪戰耗盡了女商人的俗世能耐,但楊青蓮執意要爭一口氣。她痛快接受了相熟領導的建議,南下受戒,爭奪古寺“住持”之位以重掌大局。但她很快發現,情況卻因此變得更為復雜。
古寺“生意”
會善寺已經很老了。穿越一千五百多年的時光,它曾迎接北魏孝文帝來此消夏,也曾目睹武則天親拜國師;鼎盛之時,天下僧尼悉來受戒,同處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無法望其項背。
然而民國以降,很少有人再念及它曾經的輝煌。到了上世紀末,古寺疲態盡顯。乾隆爺題字的石碑躺倒在地,唐磚漢瓦四周可見,殿房屋頂處處漏水。地方文物主管部門無力修繕,正苦苦為其引資。
會善寺與濮陽人楊青蓮結緣,始于1999年的一場車禍。車禍的地點正在寺門外,楊青蓮的腿被壓得血肉模糊,所幸骨頭沒斷。為感恩,51歲的女商人傷愈后第一次走進了會善寺探訪。
當時的楊青蓮愛穿長大衣,洋溢著成功氣息。上世紀80年代,這位農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