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直播庭審推動司法公開
濟南市中級法院最大的審判庭僅能容納一百余人,但是該院通過一百五十多條微博、近16萬字的圖文,“直播”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審理,數億人得以“圍觀”庭審實況。法庭主持庭審直播,好處是,避免可能干擾庭審的問題,信息發布準確、全面。缺點也很明顯:直播的案件公眾未必關注,公眾關注的案件可能不會直播。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楊寶寶 藏瑾
2013年3月13日,浙江溫嶺電視直播了一起特大制售“病死豬”案的審理,但是中國老百姓最愛看的貪官案基本不會直播。
法庭主持庭審直播,好處是,避免可能干擾庭審的問題,信息發布準確、全面。缺點也很明顯:直播的案件公眾未必關注,公眾關注的案件可能不會直播。
中國的庭審直播走在世界前頭,但司法公開仍處于起步階段。微博所積蓄的巨大能量,將會促使中國司法公開的推進。
濟南市中級法院最大的審判庭僅能容納一百余人,但是該院通過一百五十多條微博、近16萬字的圖文,“直播”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審理,數億人得以“圍觀”庭審實況。
法院庭審是否允許錄播甚至直播,在不同國家(地區)的做法差異甚大,但總體趨勢是有限度地逐漸放開。
法官不歡迎攝像機
先不說直播,圍繞攝像機能否進入法庭,在英國和美國,已經爭吵了幾十年。
英國在1925年就立法禁止電視錄播法院的訴訟過程,否則就會招致藐視法庭罪的指控。這是一項在司法實踐中一直嚴格遵守的禁令,對于任何案件都不例外。只有在案件審判后,傳媒才可以通過“重新改編的戲劇”的形式重現庭審過程。
破冰出現在1992年,蘇格蘭法院率先確立了庭審錄音錄像的“基本指導規則”。首先,庭審錄音錄像僅適用于上訴法院中,一審程序中不允許錄音錄像。在英美法國家,上訴法院一般只對法律爭議進行審理,第一審法院因為要審查事實問題,更擔心陪審團受到庭外因素的影響。其次,庭審錄音錄像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只有在不會對司法正常的管理秩序產生不利影響時方可被采用。
二十多年過去,對庭審錄音錄像的限制仍十分嚴格。2012年4月,在蘇格蘭愛丁堡高等法院審理的大衛·戈洛伊(David Gilroy)案件中,法官允許攝像并在電視節目中播出,但拍攝的階段僅限于宣判過程,鏡頭只能面對法官、書記員和法庭司務,該段攝像在播出之前還經過了法院的嚴格審查。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