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河”魚劫赤水變通途,魚兒陷末路
赤水河籌建航道的消息,再度讓魚類保護學者繃緊神經。這條被譽為長江上游珍稀魚類最后避難所的無壩河流,在無保護區區劃調整,也無環評手續的情況下,或將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動工。航道主要為黔西北的酒廠、煤礦運貨開辟水路,令人唏噓的是,當年保護區建立時,保護茅臺釀酒水質正是主因。魚類保護成敗,皆因地方的利益沖動。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龔君楠 趙盼盼

赤水河籌建航道的消息,再度讓魚類保護學者繃緊神經。這條被譽為長江上游珍稀魚類最后避難所的無壩河流,在無保護區區劃調整,也無環評手續的情況下,或將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動工。
航道主要為黔西北的酒廠、煤礦運貨開辟水路,令人唏噓的是,當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自然保護區建立時,保護茅臺釀酒水質正是主因。魚類保護成敗,皆因地方的利益沖動。
赤水河邊,茅臺酒廠所在的貴州仁懷市,這座中國酒都連空氣里也飄著醬香型白酒的味道。
勃興的釀酒業已造就了“美酒河”大名,但“美酒河”中的生靈,身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魚兒,卻正陷入了不可知的命運。
在過去數周,在這條長江一級支流中唯一沒有建水電站的河流上,一項全新的“赤水河航運建設擴能工程”,正攪動著環保志愿者和魚類保護專家的心。
一周以來,有關這條長達58公里的航道整治工程準備啟動的消息,正引發廣泛的擔憂。貴州省航務管理局公布的消息稱,這項工程位于茅臺酒廠取水口下游至習水縣習酒鎮岔角灘。知情者證實,通過這項工程,過去需要通過公路運輸的釀酒業糧食等大宗貨物,將可改走水路,從長江口直抵茅臺鎮碼頭,這起碼可節約三分之一的運輸成本。
但這項工程,正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范圍之內。“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三十二條如是規定。
魚兒不會說話,但多位學者和環保NGO為它們開了口。“我們已經退無可退。”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淡水項目負責人雷剛說,赤水河已成為長江上游珍稀魚類資源最后的避難所。
此前的8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單位發布的《2013年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已經警告了赤水河魚類正處于危險境地,但誰也沒想到,新的威脅,很快再度來襲。
魚類最后的避難所
“我堅決反對。”2013年8月27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此前的6月,他曾受邀參加貴州省航務管理局組織的“赤水河航運建設擴能工程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生生態影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