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還是向東?真是個問題
中國的“西進”在表現形態上很大程度上只能是經濟西進,而非軍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難是政治的,而且要視機會,借力而行。這個力,很大程度上是俄羅斯。與此同時,東邊亞太地區絕對不能放棄,而應該保持一種一定程度上的進攻性防御態勢。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王穎
自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以來,中國外交的拓展空間和方向就一直是個問題。
美國在亞太地區糾集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在東北亞利用朝鮮半島、釣魚島問題,在東南亞利用南海問題牽制中國;同時,美國還利用把中國排除在外的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試圖把亞太國家在經濟上統合起來。
在這個背景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輯思提出了“西進”的戰略設想,即把中國外交發展的戰略方向轉向西部,通過中亞進入西亞、中東,和歐洲連成一條線,向這一地區投入更多的外交和經濟資源,以達到在亞太地區平衡美國的目的。這一設想所描述的前景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它對于國內西部大開發可能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
然而經過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發現:“西進”,必須得精心謀劃一番。
“你們是大國嘛”
中國外交若“西進”,首先必須成功進入資源豐富、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中亞五國,但這可能會和歐洲發生直接利益沖突。幾位歐洲大國的外交官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介紹,當前歐洲對中亞國家實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