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挖經濟學的金礦
從制度經濟學研究來講,中國是金礦,美國是煤礦,因為制度已經健全。但是在中國不一樣,金礦剛開始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經濟學家在中國研究制度經濟學挖出金子一點不奇怪。這就是科斯說的“經濟學未來的希望在中國”。
責任編輯:戴志勇 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張玉潔
從制度經濟學研究來講,中國是金礦,美國是煤礦,因為制度已經健全。
社會科學里的牛頓定律
科斯先生辭世的消息傳來,我正在香港做一項關于廣東佛山的案例研究。將他的理論更好地“用”在真實世界里,我想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科斯是個始終站在真實世界里的經濟學家。當西方經濟學這些年越來越走向歧途,變成一堆堆技術化的數字與模型時,科斯總是強調要面對現實世界,解決現實問題,這是他的學術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
早期的科斯在西方經濟學中并不是主流,追隨他的人也不多。他最為有名的科斯定理,經濟學的教科書里之前沒有,拿了諾貝爾獎之后才有。拿諾貝爾獎也并不容易,諾獎的委員會主席花了很多時間,寫了厚厚的一本書介紹梳理科斯的理論與貢獻,才說服委員會應該讓科斯拿獎。
科斯的理論,我把它比喻成社會科學里面的牛頓定律。
如果你把牛頓定律寫成一個公式,讀一讀并沒有多大意義,它的意義在于什么地方?所有的汽車,所有的自行車,所有的機械產品都適用,在不斷的應用中,這個理論無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科斯創造的,正是這樣一種理論。
科斯年輕時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后來研究資本主義最關鍵的制度——產權制度、交易制度。他的言論中沒有很極端的意識形態,他認為中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都值得研究,也很有用,他把這些作為一種文明來研究,思考這個世界應該怎么樣做得更好。
市場合約網絡,是科斯終其一生的研究對象。無數個公司都是通過錯綜復雜的供應鏈,通過合約網絡存在于一個市場中,這個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