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霸擺烏龍 苦主難索賠
2013年8月28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突然宣布,檢測結果證實在恒天然生產的原料中不含肉毒桿菌。然而,這場波及全球的烏龍事件絕不僅僅是帶來尷尬這么簡單。是否索賠,如何索賠,正成為涉事企業的一道難題,一方面無辜受損,難免郁結難平,另一方面,又希望風波盡快平息,不愿索賠糾紛干擾市場。但更內在的原因則是忌憚恒天然的原料控制地位。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一帆 廖鈺嫻
盡管恒天然烏龍事件對整個產業造成了巨大動蕩,但恒天然的地位并不會因此被撼動。
是否索賠,如何索賠,正成為涉事企業的一道難題,一方面無辜受損,難免郁結難平,另一方面,又希望風波盡快平息,不愿索賠糾紛干擾市場。但更內在的原因則是忌憚恒天然的原料控制地位。
“這是整個新西蘭的尷尬”
這堪稱乳業史上最大的烏龍事件。
2013年8月28日,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發生驚天逆轉——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突然宣布,檢測結果證實在恒天然生產的原料中不含肉毒桿菌。
就在26天前,恒天然,這家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應商自主披露其生產的乳清蛋白粉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污染,波及達能、娃哈哈、可口可樂、雅培等多家企業及澳大利亞、中國等多個國家。
“這是整個新西蘭的尷尬。”由于恒天然最初委任的檢測機構是新西蘭政府下屬部門,新西蘭貿易部部長蒂姆·格洛澤(Tim Groser)對這樣的錯誤檢測感到“非常不舒服”。
在他看來,一遍遍地核實信息,但結果卻是錯的,影響極壞。“我們需要知道為什么會發生這一切。”蒂姆·格洛澤在接受新西蘭電臺采訪時說。
在新西蘭綠黨官方發布的新聞稿中,綠黨領袖之一拉塞爾·諾曼將此次烏龍事件描述為“慘敗”。“為什么檢測一開始會出錯?為什么初級產業部的檢測用了不到一個月,而恒天然檢測了三個月,結果還是錯的?”
然而,這場波及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