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的權利 ——從李某某案說開去

李某某案,與之前的唐慧案等一樣:輿論反應激烈、一邊倒地聲討“強勢者”。但是,法律若不保護“壞人”的權利,“好人”的權利也很可能無法得到保障。一邊倒地無限聲援弱勢者、聲討強勢者,最具道德美感,但又不用負責任,其危害可能很嚴重。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林京京

(向春/圖)

法律若不保護“壞人”的權利,“好人”的權利也很可能無法得到保障。

強奸案的嫌犯或被告人可能被冤枉,此乃不大為人注意的事實。而本案被告恰又同時偏逢多種可能的不利因素,也正如此,才更應強調其申辯權。

如果民眾都不信仰、堅持法治,又如何要求掌權者與強勢者?這反而給掌權者和強勢者不遵守法治、不尊重人權包括鉗制言論,提供了便利的口實。

在當下我國,人權和法治看似早已是常識性概念,是不言自明的基本共識,但現實遠非如此樂觀。近年來熱點案件的輿論反應,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近日夢鴿辯稱李某某輪奸案實為賣淫嫖娼,且被害人挑逗在先,再次引來一邊倒的洶洶攻訐乃至謾罵。

這并不新鮮。與之前的幼女強迫賣淫案(又稱唐慧案)、藥家鑫案等一樣:輿論反應激烈、一邊倒地聲援“弱勢者”、聲討“強勢者”,不同的聲音微弱且頻遭圍攻,可能已影響到司法審判,它有正義之名,難以為人們警覺。這也正是當下我國某種極為普遍、嚴重的社會心態的生動反映。我深感有些常識仍有必要進一步重申。

自我申辯乃當然的權利

母親作為法定監護人為其子申辯,再正常不過,也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和許多人一樣,我對這個家庭并無好感,尤其是李某某,據媒體披露,可謂充滿劣跡;但越如此,越要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和中立。

一個真正信奉人權、法治的人相信:法律不僅要保障“好人”的權利,也要保障“壞人”的權利,即使再罪大惡極的嫌犯、被告人——這正是人權和法治的要義所在。

誰能保證自己一定不會淪為嫌犯或被告?正如淫穢雜志《皮條客》的創辦者拉里·弗林特所感慨的:“如果法律連我這種人渣都保護的話,它肯定也會保護你們這些好人。”這些道理,本是稍知現代法理的人都應明白的常識。但一到現實中,卻又變得蒼白無力。

批評者的主要理由是,夢鴿有權認定是性交易而非強奸嗎?其言行屬于袒護其子不擇手段的惡意中傷,已超出了申辯的權利。然而,如果法律只保護“正確”的辯護,那么將沒有辯護的權利可言。再說,作為旁觀者,誰又能確定其申辯并不屬實?正是我們無法確定,才需要通過司法過程來判斷,同時應尊重其申辯的權利;若屬捏造,則如被害人楊女士的律師聲明的那樣,將“面臨被追究誹謗罪的法律風險”。這也說明:當事人都有權提出自己的主張,是否屬實則應由證據和法律說了算。但很多批評者顯然已預設夢鴿是在說謊,并以此來說話——這無疑屬于典型的有罪推定。

對其申辯自可質疑,但應基于事實和邏輯,而非根本上否定其申辯權。而且,其申辯在法律上完全合乎邏輯。因為若屬性交易,自然不構成犯罪;至少可說明對方也有過錯,從而可能獲得從輕處罰。都是人母,為何人們對唐慧為其女維權而采取法外手段一致叫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