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言論自由
一、人與獸的不同
今天所講的講題是言論自由,所以我也想在此地言論自由。諸位也許知道,凡一人聲明要言論自由而暢所欲言時,旁人必會捏一把冷汗;假使那人果然將他心里的感想或是對親友鄰舍的意見和盤托出,必為社會所不容。社會之存在,都是靠多少言論的虛飾,扯謊。我們所求的不過是隨時虛飾及說老實話的自由而已。
語言向來是人的專長,鳥獸所知道的只有饑啼痛吼等表示本能需要的號呼而已。如馬鳴牛嘶虎嘯,都不出于這本能需要的范圍。所以老虎吃人,只會狂吼,卻不會說:“我吃你,是因為你危害民國。”這是人與獸之不同。何蕓樵主席反對現代小學課本“鵝姐姐說、狗弟弟說”這種文字,鄙人十分同情。
《伊索寓言》一書,專門替鳥獸造謠,謗毀獸類與人類一樣的奸詐。假定鳥獸能讀這種故事,它們也不會懂得。比方狐貍看見樹上 葡萄吃不著,只有走開,決不會無聊地罵酸葡萄。唯有人類才有這樣的聰明。因為鳥獸沒有語言,所以也沒有名,遂也沒有正名哲學。因此,假定狐貍要強迫農民種鴉片,也必不會“正”勒種鴉片捐之“名”為“懶捐”。如果會,這狐貍便不老實了。
二、論喊痛的自由
我們須知人類雖有其語言,卻比鳥獸不自由的多。蕭伯納過滬時說,唯一有價值的自由,是受壓迫者喊痛之自由,及改造壓迫環境之自由。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喊痛的自由,并非說話的自由。人類所說的話真不少,卻很少能喊痛。因為人的語言已經過于纖巧曲折,所以少能直截了當表示我們本能的需要,這也是人與獸的一點不同。譬如貓叫春是非常自由,而很有魄力的。中國的百姓卻不然。他痛時只會回家咒罵,而且怕人家聽見。
有人以為做人只須說話,毋須喊痛。鄙人不然。又有人以為民生比民權重要,現在中國內地的百姓已經活不了,還談到什么民權,其實不然,活不了時也得喊一聲,才有鳥獸的身分,否則只有死之一路。這種喊痛的自由才是與我們的生活有關系的,比什么哲學理論都好。從前于右任先生等黨國先進所辦的《民吁》、《民呼》報,意思就是為民喊痛。不過民憊民呼,總是悲痛不雅之音,不會悅耳,所以做官的人所愿聽的不是民吁民呼,而是民贊民頌。
三、言論系討厭的東西
中國向有名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又謂“知人秘事者不祥”,又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此可以推知言論是討厭的東西,豈容你自由?所以好言人是非者,人家必罵為:“狗嘴吐不出象牙。”只有稱贊頌揚人的,人人喜歡,奉為象。政府所喜歡的,也是守口如瓶的順民,并非好喊痛的百姓。假若此刻有情報人員在座,必認為林某人討厭,而認守口如瓶之諸位是比我好的國民。不過天生有口,就是要發言論。若大家守口如瓶,結果必變成一個悶葫蘆。
我們須知,言論自由是舶來思想,非真正國產。因為言論自由與守口如瓶,莫談國事的寶訓是不兩立的。在中國的經書中及傳說中,個人找不到言論自由說。唯有一條,稍微準許言論自由。這就是一句我國格言,叫做“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不過這與言論自由說稍微不同。因為罵不痛時,你可盡管笑罵,罵得痛時,“好官”會把你槍斃。
四、民之自由與官之自由
因為言論是討厭的東西,所以自己要說話而防別人說話,是人的天性。結果在德謨克拉西未實現的國,誰的巴掌大,誰便有言論自由,可把別人封嘴。所以中國說話自由的,只有官,因為中國的官巴掌比民的巴掌大。如“敬告中國民眾”,提倡孔孟班禪,做國歌發通電都是官說話的自由。我們愿意聽也得聽,不愿意聽也得聽。然而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在法律范圍以內,官民都有同等的自由,這就討厭了。
我們必須明白,百姓自由,官便不自由,官自由,百姓便不自由。百姓言論可以自由,官僚便不能自由封閉報館,百姓生命可以自由,官僚便不能自由逮捕扣留人民。所以民的自由與官的自由成正面沖突。民權保障同盟提倡民權必為官僚所討厭,而且民權保障愈認真,討厭之程度愈大,這是大家必須徹底了悟的。
諸位須徹底覺悟,愛自由是人類的通性,官民一律。假定我是官,我也必愛任意殺頭的自由。從前吾鄉張毅師長頭痛或不樂時,就開一條子,由監獄中隨便提出一二犯人槍斃,醫他的頭痛,這是多么痛快的事?,F在張毅已死了,所以我報告此事,十分安全。
五、論魏忠賢所以勝利
話雖如此,百姓未免太苦了,所以我們必求民權保障。中國自來也有梗直敢言的書生,如東漢之清議及明末的東林黨人。但是因為沒有法律保障,所以不久便失敗。東林黨人雖然聯名疏劾魏忠賢,魏忠賢只須在皇帝面前一哭,便可把東林黨人罷免處置。中國的精神文明也只到此田地而已。
忠直之士到底死于宦官之手,東漢如此,明末也如此,明末就有人比東林黨人為宋朝一百零八淮南盜賊。黨人倒后,便有宦官黨崔呈秀等起而代之,時人稱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兒”。然而,黨人終于滅亡,而虎,彪,狗,孝子順孫終于勝利了。因為中國向來沒有人權的保障。
我們須知筆端口舌雖然一樣可以殺人(口誅筆伐),總沒有槍剌利害。在筆頭與槍剌交鋒之時,定然槍剌勝利,而筆端受宰割。所謂人權保障,言論自由,就是叫筆端舌端可以不受槍端的干涉,也就是文與武之斗爭。論理文人應該聯合戰線,要求筆鋒舌鋒自由的保障。
然而事實上文人未必全能擁護言論自由,因為文人已經投降武人的麾下,自己站在槍桿后面,對照的是槍頭,并不是槍口,所以也不覺得爭言論自由重要了。這是歷史上數見不鮮的事實。
六、論商女所以必唱《后庭花》的理由
中國今日之最大弱點,誰也知道是國民漠視國事,如一盤散沙。須知這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并非國民的天性,乃因不得人權保障,法律不能衛人,所以人人不得不守口如瓶以自衛。中國青年誰沒有一腔熱血,注意政治時局。但到了二十五、三十年紀,人人學乖了,就少發議論,少發感慨。四十者比三十者更乖。
所以如此者,是從經驗得來,并非其固有的本性。假定今日有人權保障,國民必另有一番氣象。以歷史為證,東漢太學生也都關心國事,尚氣節,遇事直言,到了黨錮的摧殘,而直言之士殺戮幾百,剿家滅族以后,風氣便大不同。由是而有魏晉清談之風,讀書人談不得國事,只好走入樂天主義,以放肆狂悖相效尤。有的佯狂,有的飲酒,如阮籍飲酒二斗,吐血三升,天下稱賢。
所謂賢,就是聰明,因為能在不許談國事之時談私事,縱欲以求人生之快。這是人權被剝奪時,社會必有的反應,古今同然。今日跳舞場生意之旺盛,就是人民被壓迫,相戒莫談國事,走入樂天主義的合理的現象。商女雖然也知亡國恨,但是既然不許開抗日會,總也有時感覺須唱唱《后庭花》解悶的需要。
一九三三年三月十六日
網絡編輯:張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