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系“反綠”

8月下旬,因為中石油、中石化年度未達標,環保部決定暫停審批除油品升級和節能減排項目之外的新、改、擴建煉化項目環評。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第一時間就評價,“這次限批,我想應該能觸動到他們的靈魂?!?/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龔君楠 趙盼盼

(何籽/圖)

讓每滴油閃爍責任之光

綠色新聞部

中央操心石油系反腐,我們更揪心石油系“反綠”。

反腐事關企業倫理,能滌蕩風氣,而“反綠”攸關環境根本,著實遺患無窮。兩者疊加,隱射的無不是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央企在社會屬性上的角色缺失。

央企之所以為央企,首要在于國家責任和社會擔當,環境保護應是關鍵要義。這遠非資產增值、利稅貢獻、躋身500強等經濟指標所能替代,亦不應被能源安全、資源保障的宏觀作為而刻意遮蔽。

斥之切,因為責之重。兩桶油倚國家之勢,挾人民之資,理當綠色當頭,雖萬難而無可推卸。

此專題正是試圖追問“全局性、系統性”的環境失責所謂何來,并努力體察產業帝國綠化的何其艱難。

這種艱難和復雜見諸兩個故事,分立于石油產業鏈的兩端,油品升級與油田開采,前者關乎空氣,暗含與國家政策的博弈,后者干系水土,實與地方政府的角力。居中的央企曲折盡在幾千言。

“每一滴油都是承諾”,是他們的信條,承諾不兌現,則宣示無意義,縱然責任報告,華麗附身。

人們期待反腐成為央企改革的契機,我們亟盼限批成為央企綠化的真正起點。

讓每滴油兌現承諾,讓每滴油閃爍責任光彩。

反腐聲緊,限批令急,兩桶油何以“全局性、系統性”環保失守?

同一指標,各列數據,動輒差距十余倍,數字游戲何時休?

內部章制齊全,外部監督乏力,封閉的監督怪圈,如何突破?

規定動作還是借勢出擊?

2013年9月5日,國家環保部的機關走廊里,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石油系的高管們。

“這么大規模地上門溝通,是從未有過的事。”環保部大院內,一位官員說。

從未有過的拜訪緣于一場從未有過的斥責。6天之前的8月29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2012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八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的考核結果”。因為中石油、中石化年度未達標,環保部決定暫停審批除油品升級和節能減排項目之外的新、改、擴建煉化項目環評。

這是兩桶油首次被環保部實行“區域限批”,力度空前。“中石化成立以來在環保上受到的最嚴厲處罰。”9月4日,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坦言。

環保部通報之日,恰逢中石油多名高管落馬之時,此舉一度被外界解讀為,攜反腐大勢的謀定之舉,甚至有人上門來問,“發布時機為何不提前十天?”

“這純屬巧合。”多位環保部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早在2013年5月,環保部已就年度減排目標責任履行狀況,公布了2012年的考核結果,當時的中石油、中石化赫然在列。

而待到8月底的再度通報,只是依照國務院相關文件的例行動作。按照規定,環保部的上年度減排初步核算數據需向國務院報告,經國務院審定后,向社會公布。中央企業也參考此標準。

不尋常的是,此次通報的嚴厲措辭,直指兩桶油的環境問題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