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鏖戰地方,誰是受害者? 水土擾榆林 補償費難繳
不斷攫取黃土高原資源的中石油,為何不愿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這樣一個在陜西榆林享受“超國民待遇”的“釘子戶”又是如何煉成的?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龔君楠 趙盼盼
地方政府一直呼吁央企不要過多攫取地方資源、破壞式開發,而要讓利地方。
不斷攫取黃土高原資源的中石油,為何不愿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這樣一個在陜西榆林享受“超國民待遇”的“釘子戶”又是如何煉成的?
法院偏袒被告?
兩年間,邸飛四次站上同一個席位——榆林市中院和榆林市榆陽區法院的被告席,他不得不面對一個不屈不撓的原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下稱長慶油田)。
2012年,長慶油田原油產量超過2230.58萬噸,天然氣產量超過285.44億立方米,油氣總當量超過了4500萬噸,一舉取代大慶油田,成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田。
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紀委宣布,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長慶油田總經理冉新權在內的多位中石油高管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幾乎在同時,距離長慶油田西安總部700公里之遙的陜北榆林,一場低調的庭審正在榆林市中院舉行,榆林市本地的媒體甚至沒有報道這起標的達8億元的行政訴訟案。
“這應該是榆林市,甚至陜西省最大的行政官司。”邸飛說。他是被告榆林市水土保持監督總站的代理律師。
兩個月之前的6月9日,榆林市榆陽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審理了長慶油田訴榆林市水土保持監督總站(下稱榆林市水??傉荆┏蜂N“水土保持行政征收決定書”一案。
原告稱,被告以榆林市水監征字[2012]1號、2號《水土保持行政征收決定書》要求其繳納欠繳的水土流失補償費、滯納金共計人民幣逾八億元,被告無收費主體資格,征收項目未經財政部和發改委審批和備案,收費依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