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社會責任:無壓力,難公開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真實與否很難說。就中石油而言,因為對其社會責任表現不滿,一些海外投資者甚至大學的投資基金,都已將它列入“黑名單”。很多中國企業理解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就是只說正面的。公眾期待企業披露更多信息。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龔君楠 趙盼盼
近十年“兩桶油”曾發生污染事件、安全事故、環評爭議等的地方。篇幅有限,未能列出所有事件概述。南方周末實習生廖鈺嫻、龔君楠不完全統計。
鐘宏武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
陳榮平 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
何智權 CSR Asia(企業社會責任亞洲)中國區總監
馬 英 社會責任國際(SAI)中國地區代表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真實與否很難說。就中石油而言,因為對其社會責任表現不滿,一些海外投資者甚至大學的投資基金,都已將它列入“黑名單”。
很多中國企業理解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就是只說正面的。公眾期待企業披露更多信息。
國資委對國企社會責任的推動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而第三方機構、媒體和公眾正好形成互補。
兩桶油的減排實效與其社會責任報告中呈現的“綠色”形象劇烈沖突。時下最為流行的CSR(企業社會責任)究竟是誠意信息披露,還是言行不一的高級公關手段?兩桶油在成就“美麗中國”的道路上,看上去態度比行動用力。
南方周末采訪了四位權威的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研究者、實踐者,就兩桶油限批事件暴露出的央企社會責任“真假”做逐一辨析。
報喜不報憂
南方周末:兩桶油沒有完成減排目標,算不算沒有履行自己在CSR報告中承諾的環境社會責任呢?
何智權:企業CSR報告中的內容到底真實與否很難說。就中石油而言,因為對其CSR表現不滿,一些海外投資者、甚至大學的投資基金,都已將它列入“黑名單”。但就我的觀察而言,這一類型的壟斷企業對外部評價并不敏感,因為它的很多決定并非商業決定,而是主管者決定。此外CSR報告披露是自愿的,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