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如同讖語

在宇宙加速膨脹被證實之后,帕斯卡爾對人類處境的描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逼真過。20世紀末的兩朵烏云都發生在宏觀領域,由此產生的不是耳目一新的兩種新理論,而是像幽靈一樣的兩種新物質。這是當代浮士德從梅菲斯特那里交換來的奇珍異寶。

責任編輯:朱力遠

“人類被遺棄在宇宙的一角,……猶如一個人在沉睡中被帶到一座荒涼、可怕的小島上,醒來后卻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沒有辦法離開一樣。”在宇宙加速膨脹被證實之后,帕斯卡爾對人類處境的描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逼真過。

20世紀末的兩朵烏云都發生在宏觀領域,由此產生的不是耳目一新的兩種新理論,而是像幽靈一樣的兩種新物質。這是當代浮士德從梅菲斯特那里交換來的奇珍異寶。

(南方周末資料圖)

1

上中學時,接觸到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也第一次知道了熱寂說:宇宙最終將到達一片死寂、沒有任何活力的熱平衡狀態。原來宇宙還有這么一個下場,我隱約有些擔心。不過老師很快就解除了我們的擔心,用的是哲學家的“運動不滅原理”以及一個假設:“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熱一定有可能通過某種途徑(指明這一途徑,將是以后自然科學的課題)轉變為另一種運動形式。在這種運動形式中,它能夠重新集結和活躍起來……”當時的我還真被“一定有可能”說服了,且不覺得“一定”和“有可能”放在一起有什么不妥。等到上大學時再次接觸到熱力學,“一定有可能”已經無法說服我了。站在哲學的高地上揮揮手,說說大話,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莫須有的理論就能指導自然科學的發展,這也太容易了。世上哪有這樣的便宜!

于是我又隱約有些擔心。轉念一想,其實也沒什么好擔心的,畢竟那是幾十億年、幾百億年以后的事。丁尼生說:“如果沒有不朽,我會投海自盡。”俾斯麥說得更絕:“如果死后沒有生命的期盼,今生就連早上花點力氣穿衣服都不值得。”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是大人物,覺得自己會死后留名,與日月同輝,與宇宙共存。而我等小人物人死如燈滅,被送往火葬場后,很快就會化作一股裊裊青煙,放射到太空中去,且肯定不會轉變為另一種運動形式。因此,真的沒什么好擔心的。

那時我已經知道宇宙在膨脹了。有一天,有一位老師在階梯教室做了一個演講。他說,在一個膨脹的宇宙中,熱寂說是可以避免的。那位老師是一位物理學家。他用的不是哲學語言,而是數學公式。他的話自然令人信服。

至于宇宙膨脹的后果,那時我卻沒有多想。反正,它已經解決了一個沒什么好擔心的問題。這個問題,科學家爭論了一百年,還引來自以為是的哲學家湊這個熱鬧。之所以會引起爭論,是因為這是宇宙的終極問題,雖然是幾十億年、幾百億年以后的事,有人還是放心不下,尤其是歐洲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們。

現在,“熱寂說的一頁,終于翻過去了。”那位老師信心滿滿地說。我們這些下里巴人自然也松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來了一個英國人,也是物理學家。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他的到來在全校引起轟動。在新落成的學術報告廳里,他對著黑壓壓的人群用難聽得要死的英語說,在某一條件下,宇宙膨脹可能會減速,并發生逆轉。也就是說,有朝一日宇宙會發生收縮,最終出現與大爆炸(Big Bang)相反的大擠壓(Big Crunch)。宇宙最終會回到原點,重新變成一團熾熱的小火球。你想,別說把整個宇宙壓縮到一個小火球中,就是把地球上的這么多人裝到一個足球場里,也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這個下場并不比熱寂說好,甚至更慘。自古以來,在講究實際的國人眼中,那個憂天的杞人就是個笑話,是現代二逼穿越到古代的杰出代表?,F在,有人用高深莫測的廣義相對論向我們演示,天真的會塌下來。這可能嗎?但說這話的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一般的物理學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