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橙是火燒圓明園的向導嗎?

民國年間出版的筆記小說,把龔橙和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一事牽扯在一起,說他是引導外國侵略者焚園的罪魁禍首。但在洋人的回憶錄和當年留京官員的日記中,也完全找不到龔橙引導外國侵略者焚園的記載。

責任編輯:劉小磊

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京。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圖)

民國年間出版的筆記小說,把龔橙和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一事牽扯在一起,說他是引導外國侵略者焚園的罪魁禍首,但龔橙好友、為人正直的趙烈文,在他卷帙浩繁的日記里,卻未有相關記載,相反,卻記載了江蘇巡撫丁日昌對龔橙的造謠中傷、龔橙熱心關注國事、趙烈文自己多次在曾國藩面前為龔橙辯誣的種種事實。不僅如此,在洋人的回憶錄和當年留京官員的日記中,也完全找不到龔橙引導外國侵略者焚園的記載。

龔橙的漢奸帽子

龔自珍的長子龔橙(字孝拱,號半倫),在晚清學界是一個名聲很大又存在巨大爭議的人物。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對他的評價仍然言人人殊,難以定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人把他和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一事牽扯在一起,說他是引導外國人焚園的罪魁禍首,因此罵他是漢奸、賣國賊;有人則認為并無此事,龔橙是被忌恨者所誣陷的。

此事究竟孰是孰非,在正史中很難找到材料來說明,野史筆記小說里卻眾說紛紜,正反兩方面都有,而持貶損態度的居多,如:

庚申之役,英以師船入都,焚圓明園,半倫實同往,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以歸,坐是益為人詬病。(《新世說·任誕第二十三》)

或曰圓明園之役,即龔發縱指示也,以是不齒于人,晚年卒以狂死。(《南亭筆記》卷六)

《新世說》是民國初年出版的一本很有名氣的筆記小說,作者易宗夔也是個名聲響亮的報刊作家?!赌贤すP記》則是赫赫有名的官場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的作者、晚清四大小說家之一李伯元的遺著,于民國初年出版。龔橙引導外國人焚燒圓明園這件事,經他們一宣揚,便“三人成虎”,在一些人的腦子里定了格。

當然,持不同意見和看法的著作也有。如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一書寫到此事時,就提出過不同看法;蔡申之在《圓明園之回憶》一文中,也公開為龔橙做過辯護(《中和月刊史料選集》第一冊)。但他們的書籍和文章的影響畢竟沒有前兩書大,作者的名氣也遠不如前者,最主要是,他們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加之人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理使然,于是近百年來,不少書籍和文章寫到圓明園被焚事件,仍然人云亦云,將龔橙貶得一無是處。有的甚至罵龔橙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對他肆意攻擊和丑化。

趙烈文日記里的龔橙

筆者最近讀了龔橙最要好的朋友趙烈文的日記,卻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龔橙。

據《陳乃乾文集·趙烈文言行摘記》所記,“烈文于交游中,與龔孝拱最暱。咸豐五年,始相識于曾文正南昌營中”。龔橙是趙烈文最要好的朋友之一,誠然不錯,但他們的相識時間,其實更早。據趙烈文《落花春雨巢日記》記載,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六日,他們就有相互走訪;兩個月之后的七月初九日,兩人還正式交換了帖子,成了結拜兄弟。他們不僅是無話不談的朋友,而且結伴去江西之前,還是隔河而居的鄰居,有什么事需要商量,在家門口就可把對方喊出來。咸豐五年冬天他們結伴去江西,首先抵達的,也不是曾國藩“南昌營中”,而是位于九江市附近的“南康營中”(今江西省星子縣)。在趙烈文日記里,這些都有明確詳細的記載。

另外,咸豐十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