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扣船事件背后的資本暗戰 海航金“船”脫殼

一起扣船事件背后,隱藏著一場資本暗戰。不僅沙鋼船務六次申請仲裁三次跨國扣船,另一些債主也正在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向海航展開全球大追債。但經過輪番騰挪,海航集團旗下百億船舶資產,正在轉往新的平臺。其間諸多巧合,市場正在等待解釋。

責任編輯:肖華 曹筠武

2013年9月18日上午,“海娜號”抵達天津東疆國際郵輪碼頭,海航旅業代表出席新聞發布會。無辜的游客們并不知道,這次事件背后有一場復雜而隱秘的資本暗戰。 (CFP/圖)

一起扣船事件背后,隱藏著一場資本暗戰。不僅沙鋼船務六次申請仲裁三次跨國扣船,另一些債主也正在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向海航展開全球大追債。

但經過輪番騰挪,海航集團旗下百億船舶資產,正在轉往新的平臺。其間諸多巧合,市場正在等待解釋。

一條載有2300多名游客和船員的郵輪在異國被扣留,鬧成一出中國政府一度介入的國際事件,只是因為兩個中國公司之間的一樁債務恩怨。

2013年9月13日下午,中國內地首艘豪華郵輪“海娜號”在韓國濟州港被當地法院扣押,船上旅客因此而滯留。

此后當事各方披露的信息顯示,這起事件是因為原屬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輪船(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大新華輪船)拖欠沙鋼船務有限公司(簡稱沙鋼船務)5800余萬美元船舶租金,后者向韓國法院提出扣押輪船申請。

當社會各界前所未有地關注這起事件時,一場資本市場的隱秘游戲也正在緊鑼密鼓悄悄進行。

最近數月中,海航集團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平臺,正在輪番進行“資產重組”,涉及百億船舶資產變動。

其中,天津海運(股票代碼600751)自2013年7月22日起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一個月后,宣布停止重組,改為通過定向增發募資120億元;而另一家渤海租賃(股票代碼000415)迅速接棒,已于8月19日開始停牌,并承諾于10月8日前披露“重大資產重組信息”。

在這一系列資產重組的“騰挪”背后,資本暗戰早已開始,沙鋼船務的扣船之舉,不過是這場博弈中的一個微妙插曲。

全球追債,抓住海航

讓海航集團承擔擔保責任,成為沙鋼船務拼命要抓住的救命稻草,因為前者旗下的大新華輪船已經進入破產,資不抵債。

這并非兩家公司之間的第一樁恩怨,也不是沙鋼船務第一次扣押海航船只。事實上,它們只共度了5個月蜜月,接下來的兩年多里沙鋼船務一直在全球追債。

2008年,航運市場行情高漲之時,沙鋼船務與雄心勃勃大手筆發展的大新華輪船開始生意往來,簽訂了兩條巨輪的租約,租期7年左右。這兩艘船,其實也是沙鋼船務從韓國東阿公司租來的,前者充當的是二股東角色。

但船2010年交付之后,很快就趕上航運市場陷入低迷,運價與租金一起暴跌。大新華輪船在付了五個月租金后,就開始拖延直到停付,雙方很快鬧崩。

沙鋼船務和大新華輪船兩家公司都是在香港登記注冊,按雙方合同中仲裁條款約定,遇到爭議應該在英國,由倫敦海事裁委員會仲裁解決。

沙鋼船務董事現任總經理張潔表示,從2011年開始的兩年里,公司六次拿到倫敦海事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令,大新華輪船被裁定應向其支付共5800余萬美元欠款。但此間,大新華輪船并未按仲裁令進行支付。

扣船因此提上日程。早在2011年3月,第一次和第二次仲裁令后,當大新華輪船仍拒絕支付時,沙鋼船務按國際海事法律,在印度扣押了海航集團旗下一艘船舶,拿到欠付租金七百多萬美元后釋放該船。但4個月后,大新華依然不付租金,沙鋼船務便在南非第二次扣船,拿到欠付租金五百多萬美元。但這兩次扣押的都是貨船。

一場全球追債由此展開,沙鋼船務委托各國律師密切注意海航集團在全球主要港口的資產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