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小札】女生罵人
在她們原有的觀念中,罵人是可恥的。但是,革命打倒了舊道德,罵人不再可恥。無恥是什么感覺?是一種解放感。它使我們掙脫了道德的枷鎖,扔掉了規矩、習俗、輿論合制的緊身衣。因此,她們體會到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品味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龍健
無恥帶來解放
劉索拉以第一人稱,講一個11歲的小女生——我們不妨叫她拉拉——為了加入紅衛兵苦練罵人本領的故事。
拉拉出身好,追求進步,積極靠攏組織,可要想加入紅衛兵,就得“當著所有的人,說出只有在公共廁所墻上才有的話”。于是,她在家里苦練基本功,練了幾天之后,她信心滿滿地跟一個叫汀汀的女同學來到“八一八”司令部——她們班唯一的紅衛兵組織——五年級一班的教室報名。一個五年級的小男孩問她們會不會說“他媽的”,拉拉和汀汀都張不開嘴。男孩又問她們敢不敢打人——敢不敢“用鮮血捍衛紅色政權”?她們又都卡了殼。
在考官們的譏笑聲中,她們逃到操場上。怎么辦?一個字,練!二人來到墻角,汀汀先說,拉拉跟著學,比賽看誰說得好。二人循序漸進:
他媽的——你媽的——你他媽的——你他媽的蛋——你他媽的混蛋——滾你媽了個蛋——你他媽的王八蛋!——
當罵到最高級的時候,汀汀停住了,大笑不止。拉拉催她。汀汀鼓足勇氣,小聲地:“你媽——BI——!”拉拉跟著學,只說了“你媽”,就說不下去了。汀汀給她做榜樣,“兩腿叉開,大笑著沖操場運氣,像是準備跳水。”“你媽——你媽——你媽——BI——I——。”最后一個字像炸彈一樣,把“八一八”司令部的小男生們都嚇得伸出腦袋往窗外看。
拉拉不甘落后,回家插上衛生間的門,對著鏡子,從“他媽的”練起,一直練到“操”。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敢大聲說了??捎⑿蹮o用武之地——練了半天,竟不知道應該用在什么地方。終于,在她哥哥燒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