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引
我對師傅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對此,我的丈夫聽若不聞,只不過偶爾會抱怨,能不能說說我???偶爾有朋友會嘲笑我,別愛上了。世風似已難容一個女人對除丈夫以外的另一個男人的欣賞和敬仰?;蛟S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愛情。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龍健
我和師傅坐在一張琴桌前,他面前一張古琴,我面前一張古琴。我學完了開指篇的《陋室銘》、《陽關三疊》之后,開始學習小曲《良宵引》。
我對師傅說,《良宵引》有點難,聲多韻少,左手的功夫要深,吟猱以手腕發力,我始終未能掌握要領。
我說,吳派大師吳兆基先生的關門弟子一個月可以學四首曲子,而我四個月未必彈得好一首曲子,悟性差又懶,學琴顯見得沒有未來。
師傅說,那你得看是誰教。那是吳兆基先生的徒弟。師傅接著說,你別聽他們瞎說,那個人的琴我聽過,吳兆基先生的弟子里有一個彈得好,可是如同背書,所謂“學我者生,像我者死”這話還沒有領悟。
師傅說,當我彈奏《良宵引》的時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