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腳下的《國風日報》

辛亥年正月十二,景梅九、白逾桓以300元開辦費,在北京創辦《國風日報》。這一時期,地方官員雖然對言論過激的報刊也查封,也捕人,也判刑(如《大江報》事件,詹大悲、何海鳴判刑入監),但處罰輕微,報館經理、編輯、記者,無一人因言喪命。

責任編輯:劉小磊

清廷下詔預備立憲后,報禁逐漸解除,到了宣統年間,貌似嚴苛的《大清報律》形同虛設,流亡海外的立憲派、革命黨人紛紛回國辦報:在上海,梁啟超派人辦《國風報》;同盟會于右任辦《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在漢口,同盟會鄭江澋辦《湖北日報》,楊玉如辦《雄風報》,詹大悲、何海鳴等辦《商務報》、《大江報》;在北京,景梅九、白逾桓辦《國風日報》……這一時期,國內報刊上各種思想與學說,風起云涌,交響鼓蕩。

辛亥年間的京城報業,是怎樣的情景?

“南柳巷,《國風日報》發祥地,好笑??!四四方方一塊小院子,四面間口不大的房子,上面房編輯處,門面房發行處,偏西房廚房和餐室。組織是沒有的,完全無政府辦法,各盡所能,自由擔任,白、裴兩君,可算是經理、編輯、庶務、會計、校對、發行,我可算是編輯主筆兼校對,廣告本然沒有多少,每日只出一張,先印兩版后印三版,僅留一版廣告空兒,也登不了許多,于宣統三年,陰歷正月十二出版。”(景梅九:《罪案》)

景梅九(1882-1961),名定成,字梅九,山西人。15歲就讀于晉陽書院、山西大學堂西齋,19歲選入京師大學堂,次年派赴日本留學,入帝國大學預科。后加入同盟會,擔任山西分會評議部長,1908年他在帝大預科畢業即回國,在陜西高等學堂任教,組建同盟會陜西分會,后在西安、太原、北京等地從事革命活動。

辛亥年正月十二,景梅九、白逾桓以300元開辦費,在北京創辦《國風日報》,因清政府提倡通俗教育,辦白話報免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