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30919)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王穎

N0.1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如何出臺的

《經濟觀察報》 2013年9月14日 周其仁

(原文摘編)經濟自由增加,工業化、城市化提速,但土地用途管制之下,用來搞建設的土地市場的相對價格急升。在此背景下,用行政權力對農地轉用加上環環相扣的審批,好比筑壩擋水,蓄起了巨大的勢能。

“水勢”將向哪個方向尋求突破?2004年,一項新的土地政策出臺:“鼓勵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要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

從經濟屬性看,農村的建設用地截然不同于城鎮建設用地。這兩者的差別,不在土壤成分或其他物理化學屬性,而在它們的空間位置不同。城鎮的人口經濟集聚程度高,爭用土地的競爭更為激烈,所以地價貴。農村呢?地廣人稀,經濟密度低,土地的價值也低。

這是管制逼出來的。這些年我們耳聞目睹,全球產業轉移浪潮迭起,中國招商引資如火如荼,再加城鎮擴張,房地產不斷“井噴”,這哪樣離得開建設用地?

有國土官員到地方巡查,地方當然抱怨供地太少,影響經濟發展。部屬官員則反問現存的建設用地用得怎樣了?一來二去,大家居然找到妥協點,如果地方加緊擴大農村土地整理,特別是建設用地的整理,把其中一部分沒有好好利用的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那上峰考慮增加本地城鎮建設用地的指標,是不是可以兩全其美?

不一定是目標明確的“改革設計”,也可能是誤打誤撞,被某些局限逼入死角的絕地反彈,甚至可能是歪打正著。在下的理解,改革像很多事情一樣,結果優于意圖。

【推薦理由】在土地總量管制與用途管制之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制度最終被博弈出來了。含意是,城市化導致人口聚集和產業聚集,令城市土地價值急劇上升,增加城市建設用地的使用才能帶來資源的最優配置。所以不論以什么方式增加土地供給都無所謂,關鍵是必須增加。其實農民往城里涌,必然會帶來土地的節約,蓋農村的一些土地就可以復墾為耕地。

N0.2 貪心醫護催生“沒奶”媽媽

 騰訊《今日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