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越深,星越亮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這個夏天,我選擇了為愛行走——參加“走吧 微愛”嘉寶莉助學志愿者活動。我們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最初,我們豪情萬丈,試圖憑改變當地學生的現狀,直到踏進這片土地,才發現自己反而成為了被改變者。愛的力量是相互作用的,你在改變別人的同時,也在被改變著。一路走來,學生和家長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給他們的要多。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這個夏天,我選擇了為愛行走——參加“走吧 微愛”嘉寶莉助學志愿者活動。我們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最初,我們豪情萬丈,試圖憑改變當地學生的現狀,直到踏進這片土地,才發現自己反而成為了被改變者。愛的力量是相互作用的,你在改變別人的同時,也在被改變著。一路走來,學生和家長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給他們的要多。
學生篇
也許是初識靦腆,或是性格內向,抑或是因為家庭或學業的壓力,我走訪的學生相對寡言。不多的微笑傳達出太多的內涵,學習改變命運的希望,對家庭現況的無奈,使這些笑容多了份重量。
印象最深刻的學生是吳依陽,一個15歲的女孩,父母在她5歲時離異。繼母對依陽十分冷漠,學費生活費沒給過她一分錢。父親在外打工,依陽和小妹妹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看。爺爺是退休教師,對依陽要求嚴格“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圓爺爺未竟的大學夢。奶奶上個月才做心臟手術,“依陽說要堅持考上大學,這樣才能有好工作掙錢給奶奶買更好的藥”奶奶說完眼圈已濕潤。
家中墻壁上貼滿獎狀,這個優秀的孩子懂得為愛她的人奮斗,她早已懂得拼搏的意義。每個月放假依陽都會回家,做完家務再回到自己的小屋學習,在她的門上寫有這樣一幅對聯“吃苦耐勞可入此門,享樂懶散請走他路”。
心底敬意油然而生,才剛剛初中畢業的小孩,吃苦與享樂,未來怎樣的路心中已有明確答復。三年后,等你收到重點大學的錄取書時,我們會回來為你慶賀,依陽,加油!
家庭篇
古樸的木質老房,搭建的吊腳竹樓,縣城簡陋的出租房,借債翻修的新居,這是我們一路上看到的學生家庭環境。
這些學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留下他們跟隨祖父母在家鄉生活,這便是我們在新聞里常聽到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故事;少數學生的父親或母親患有疾病,生活自理存在問題甚至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狀況雪上加霜;有兩位學生生于單親家庭,一位學生的父親因病過世,一位學生父母離異。
印象最深刻的是戴重發的“父親”,從血緣關系來講重發應稱他叔叔。為避免媽媽改嫁別家戴重發受欺負,叔叔毅然接下戴父遺留任務,娶了嫂子撫養侄子。為了供養這個家庭,叔叔當過挖煤工,夏季捕過蛇,掙來的微薄收入給重發交學費。“供重發考大學,這是我最大的想法”這不是書中故事而是現實。那一刻,眼前這個略顯滄桑的叔叔讓我們充滿敬意。他用一個男人堅強的臂膀扛起哥哥遺留的擔子,撐起了家的希望。愿這筆助學款能為您沉重的肩頭拂去些重量。
戴重發
戴重發的家庭讓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父母,供養我們吃穿上學讀書。別人家的孩子有什么,父母總是盡力滿足,讓我擁有同樣好的生活,我卻不曾注意到愛美的媽媽已經很久沒有為自己買一件好看的衣服??蓱z天下父母心,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孩子,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給他們最好的生活作以回報。
教師篇
在對城步一中的學生走訪期間,無論是校領導、老師還是門衛阿姨都對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走訪第一天,擔心這四位大學生不熟悉環境,校領導特意安排了老師帶路,幫我們找落腳賓館。第二天,老師專程開車帶我們去了山途宛轉的楊銀花家,和較為偏遠的丹口鎮羅倩家。巨大山石拼接的山石路,小石子與碎沙鋪成的極易滑倒的下坡路,繞山回旋極近驚險的崖邊公路,“山區的概念”竟如此具體明白直到叫你戰栗。方言的聽力障礙因為老師的出現而化解,山區深處這些老人訴說的家庭故事,更讓我們體悟生存的艱辛。
還有一位老師,不僅僅我們要感謝她,兩位貧困學生更要感謝她——高一(359)班的班主任彭美云老師,每個暑假都會去學生家里進行家訪,所以每個學生的情況她都了如指掌。當彭老師看了資助備選名單后,又向我們推薦了兩位貧困生,戴重發和肖衛英,“名單上沒有他們,可是這兩個孩子家里確實困難,學習很努力,是重點大學的好苗子,你們一定要多幫幫他們”。當我們實地走訪了這兩戶家庭后發現,如果沒有彭老師的細心和熱心,那么一念之間,我們就可能錯過這兩位更需要幫助的學生。
意外收獲篇
收到這樣一個信息,對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驚喜,“城步縣有一個好心人多年資助一中成績優異的貧困生”,這位主人公名叫張永慧,學生們愛喊她永慧姨。
三年前,張阿姨便開始資助城步一中的貧困學生。從沒上過學的張阿姨白手起家,從云南擺地攤一步步努力再到城步開服裝店,至今已資助5名高中生考上大學,最讓張阿姨欣慰的是3年前一個資助生高考成為全縣理科狀元。“以前家里窮我沒上過學,特別羨慕那些讀書的人有知識有文化,現在條件好了,不能讓這些孩子輟學,得幫助他們改變”,這兩年生意不怎么賺錢,張阿姨又勸說了幾位做老板的朋友加入資助隊伍,希望能幫到城步縣更多的孩子。嘉寶莉之外,還有這么多熱心的社會人士幫助這些貧困學生,對我來說除了感動,更多了份對未來的期望,正如一本書中所說“當你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助你實現愿望”。這么多的力量聚集而來,相信城步縣的貧困生,相信所有的你們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走訪過程插曲不斷,越到最后這些插曲越來的響亮。漏掉一個孩子就可能漏掉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都不能少》的故事反復出現在腦海,本來已經打算返回的3個女孩,在收到彭老師電話“兩名貧困生打工結束剛剛返校”的通知后,即使身邊沒有男隊友的護衛,毅然踏上尋訪旅程,完成西巖鎮肖化有家的走訪,折返縣城再回廣州。多收獲一份信息,對我們的調查越有幫助,花費再多的路費消耗再多的時間精力,為了這些孩子,所有的辛勞都值得。
寫給最后
為期9天的湖南行,過了一次“與現實浮躁社會脫節”的生活:踏過驚險迂回的山路十八彎,淌過清澈透涼的山澗小溪,吃過簡陋不衛生的路邊攤,喝過透心清涼的田間溪水。沿路行走所聞所見,讓身心得到真正的洗禮。行走,擴展了雙眼,心,自然打開。放下一些無謂的虛浮的亂七八糟的念想,懂得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堅持那些追求未果的理想。這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改變。
在離開城步縣回廣州的火車上,聽聞今夜流星雨,毅然起身,透過車窗望向無盡的夜,星空,繁盛?;貞浽陟o謐的夜色中泛濫,城步縣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故事呈現腦海如同過電影,生命總是有股讓你驚訝的力量,就如同火車外的風景“夜越黑星越亮”,不論周遭何等暗淡,只要內心懷有對未來的希望,你便是最亮的那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