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生活出一種古今相融的新文明
當然要讓人道落定為人權,讓民本硬化為民主,讓禮治轉化為現代法治。但我們首先得放下對古人的傲慢,傾聽他們的思想和實踐,跟今天的訴求,自然地共生互長。這樣,我們才能站在自己的大地上,與各國人民一起,生活出一種古今相融的新生活,文明出一種中西合璧的新文明。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中華書局剛出版了兩冊《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將在北京四中、華南師范大學附中等30所中學開課。這是臺灣國文教材第一次進大陸,兩岸傳統文化教育終于相互“說上了話”。
教材主體內容選自《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原版在臺灣用了六十多年。這門必修課,2006年因民進黨“去中國化”被廢除,代之以選修《論孟選讀》,又于2012年9月變為必選。臺灣之所以能維持中華文化于不斷,這樣的教材與課程功莫大焉。
究竟如何對待傳統?百年來,思想者、政治家們分歧巨大。爭議往往直接指向國家的現代轉型。要“帝制”還是要“共和”?要“專制”還是要“自由”?信法家“前進”,還是尊儒家“復辟倒退”?從“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傳統文化,尤其儒學,總是萬箭所向,既要背起近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