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太重了 航空業的“綠色”答案
“飛機減肥”無所不在,換餐具、換推車、換座椅的風潮席卷全球商用航空業。幾乎所有的國際航空公司都通過更換更先進的機型提升機隊效率。不過,在二氧化碳減排和燃油危機的雙重壓力之下,真正的新寵是航空生物燃油。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王煦
“飛機減肥”無所不在:刮掉部分機身涂漆,換成更輕的涂料;抹平機身細小的孔洞,減少飛行阻力。當然,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換飛機。
飛機要減肥,有人按乘客體重收費,有人少配了一個紙杯。
飛機要換血,藻類、糞便都可能成為“調和油”,中國數量巨大的“地溝油”當然也是理想的新型燃油原料。
是你們太重,不是我們座位太小
減排二氧化碳和降低燃油成本的時代,胖子也成了目標。
第一個實現“按重收費”的是薩摩亞航空(Samoa Air)。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位列全球肥胖率最高地區前10位。從2013年4月開始,這家航空公司的乘客網上購票時,得如實填寫自己體重,系統會按體重、行李重量和飛行距離自動生成票價,價格從1美元/公斤到4.16美元/公斤不等。有人還會被要求在機場稱重。
有胖子抱怨“不公平”,航空公司負責人克里斯·蘭頓會說,對帶小孩的家庭更劃算。一時半會減不了肥,那就少帶點行李吧。
其實此前,一些航空公司就已經打破了“一人一票”的通行規則:讓一個座位坐不下的乘客買兩張票。法國航空、美聯航和美國西南航空會給“第二張票”打7.5折,不用再付燃油附加費和稅金。如果飛機沒滿員,“第二張票”錢會被退還。另外,一位“重量級”乘客是否需要買兩個座位,還取決于鄰座是否抱怨。
“肥胖稅”敏感且嚴重政治不正確,反對者認為航空公司有義務為各種型號的乘客提供舒服的座位,不是乘客太胖而是座位太小。
不過,一家叫做Skyscanner的旅行網站的民調顯示,550個投票者中,76%支持“肥胖稅”。早前英國的類似調查中,超重收費也有近半支持率。
一位挪威的經濟學副教授發表學術論文,為按重收費提供科學依據:一架飛機每減少1公斤重量,每年能省3000美元的燃料費,二氧化碳減排效果也很明顯。
道理很簡單,國際航聯(IATA)宣稱,2012年航空業利潤下跌,而燃料費用占了運營成本的三成還多,自2010年以來,航空業的燃料費支出上升了700億美元,其中超過600億美元是燃料價格上漲造成的。另一個簡單的常識,飛機越重燃油效率越低。
更多航空公司減自己的肥。
日本航空減少了機載雜志的頁數,為了再減2克,不惜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