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出臺虛假恐怖信息案件量刑標準司法解釋

9月29日上午,最高法發布了關于審理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標準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該解釋明確界定了入罪的六種情形,例如,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

9月29日上午10時,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明確界定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的認定標準。該司法解釋將于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

在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一些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犯罪活動。這些犯罪活動,有的為勒索錢財目的,向商場、酒店等企事業單位散布爆炸威脅的虛假恐怖信息;有的出于無聊、好奇或者為了“出風頭”,還有的則是基于發泄私憤、報復社會等動機,散布“發生地震”、“飛機上有炸彈”等虛假恐怖信。今年5月15日至18日短短四天時間里,全國就連續發生6起編造虛假爆炸信息威脅民航安全的事件,造成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共22架次航班返航、備降或延遲起飛,給民航企業和廣大乘客造成了重大損失。

我國刑法第291條之一規定,“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