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

 

(一)

今天,十九年前的今天。

北京的正陽門,長年閉著的,今天為盛典而洞開了。閣下也許沒有到過北平,可是在紙煙牌子上,閣下一定看到過大前門的繪圖,壯麗的、整潔的,那就是正陽門的門樓。站在正陽門下,看見一條青石板的御道,在廣場中間,作一條直線,穿過比較矮小的第二重門樓中華門。這御道在那紅色的墻垣下,穿過一個透明的半截橢圓形的環洞,兩邊直的石板,夾著中間橫的石板,由面前寬可丈余的面積看去,越長越窄,在中華門里的極端,那御道縮小得成了尺來寬的青灰色線條,裹在綠樹中間,這幅構圖,實在有趣。小朋友們,若不懂得什么是圖書上的透視法,引他到這里一看,那就明白了。

這個雙十節,這條御道,打掃得是格外干凈。每塊石板,都像無光的鏡子,夾著御道,紅色的木棍柱,攔了紅繩兒,建立六尺高的繩欄,繩子上像垂牛乳葡萄似的,每隔一尺距離,垂著一個棗兒形的紅紙燈籠,燈籠上貼著黃色的紙條,嵌成國慶兩個字兒。這種點綴,由正陽門下順御道而上溯,直到偉大的天安門下。

平常,春秋佳日,我們就歡喜在這御道上溜達。這日,這紅紙的棗形燈籠,莫名其妙的,給了我們一種鼓舞,向來不在這里散步的人,也來散步了。這是早上九點鐘附近,北方大陸的秋意,已撒滿了大地,由中華門到天安門的紅色宮墻,圍著了半焦黃色的樹林。在幾十畝的廣場里面,成堆的黃綠色枝葉,被淡黃色的日光,裝飾了一種沖淡色調。尤其是夾了御道的槐樹和馬櫻花樹,焦黃的更多些兒,不算晴天,也不算陰天,微微的風,在半空里代謝浮塵經過。路邊的樹,像年老的婦人在那里跳舞,搖撼了一次比一次稀疏的樹葉,有點沙沙之聲。打掃干凈了的御道,因為躺在這焦黃半綠的巷子里,又有些零碎的葉片浮散在上面,破壞了它的整潔無痕。但也唯其是這樣,滿地都透著秋意。

(二)

一直往前走,廣場在石板地面上開朗起來。正對面,天安門城樓,八角飛檐,在紅色的高墻上聳立著。黃色和綠色的琉璃瓦,蓋著那四面張開的樓頂,半空里浮著古老的富貴的氣氛,除了白云,便是在屋角上的宮鴉,可以和它比個高下。往常這樓俯瞰著樓下一道御河,三道白玉石御橋,四根白石華表,和幾對大石獅子,使面前一片綠樹林顯得又矮小,又幼稚。今天多了一樣東西。在華表下面,一列扎了三架五彩綢布牌坊。那時,北京電車還沒有鋪軌,天安門外的公園,也沒有修筑柏油路。橫貫東西城的石板大御道,在彩牌坊下悄悄兒的躺著。御道在樹林子外頭,上面是廣大的天空,誘人雖成群兒的溜達著,對了那高可十丈的城樓,都覺得渺小極了。廣場四周,還是紅木柱、紅繩、紅燈籠,在大石板地上圍了新式的欄桿。好在這全東方色彩的玩意,也不見得對這古老建筑,有什么不調和。人在紅燈籠陣里,直轉到彩牌坊下來。頭里,也不過覺著蔗牌坊格外高大些而已。牌坊下,垂著四五尺長得五色綢縛兒,隨風搖擺,引起游人對牌坊的注意。這就發現了中間那座偉大的牌坊,用十六根五彩柱子支著,非是偶然。牌坊中門頂上,有一塊二丈來長,一丈來高的橫額。紅色的底子,寫著金字。頭一行字,有一丈見方,乃是如下六個字:中華民國憲法。這一行打字后,就是一條條的憲法。最近由參眾兩院通過的條紋,在筆者寫出來的今天,這已是歷史的渣滓,無須去說那文字內容了。但當年第一屆國會的一部分議員,卻把這個當了得意之筆,那意思就是說懸之國門,不能更易一字。

(三)

當時在彩牌坊下的游客,雖有些人抬起頭來,看著條文,而他們臉上,像面對了一堵磚墻一樣,沒有一絲反映發生。也有幾個像樣的游客,一面走著一面笑著說:這是議員老爺遮丑的玩意,免得人家說他就只會賣總統選舉票。又有人說:公布憲法干什么?這多年沒憲法,我們也過著日子。他議員老爺,少狂嫖濫賭幾回,少兼幾個差,也就少替國家生許多是非,那就得了。彩牌坊下的游客嘰咕著,自由自在的順了御道走過去。

我那時已是一個新聞記者,正打算手機些國慶新聞材料作上海通信。我在一叢槐樹下,望了高峙在天空的天安門,心想,這地方自明朝以來,總演過不少的悲劇和喜劇??墒沁@樣一場大戰,而被觀眾這樣冷落的,恐怕這是第一次。我心里設想著,眼望了三三五五經過彩牌坊下的游客?;仡^一看左邊,中央公園的門口,人卻成了巨浪一樣,向大門口推涌。兩個人力車夫,懶懶的拖了車子,在樹林里小道上溜去。一個道:今天逛公園的人,這樣多?一個道:今天白逛,不要而是枚桐子兒的門票。我聽了,深深的起著感觸,百年大法,沒有二十銅元的吸引力量。這三座牌坊出現,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倒是這樣輕描淡寫的點綴了國慶??墒?,把這個綴字改了污字的話,那又唯恐其不輕描淡寫了。我抖了兩抖身上粘著的幾片落葉,在淡淡的西風哩逆了白逛公園的人浪,在人行路外樹下無精打采遛回去。

“當時經過渾無賴,過后相思盡可憐”。天安門的石獅子,也許它還能回憶一下。它暗下說,不是你們往年那樣沒勁,也不致于讓我瞪眼看紅膏藥的白旗。天安門頭上兩三只烏鴉,帶著玻璃瓦光在陰空里盤旋,叫著苦呀!苦呀!伏在廣場上的馬櫻花樹、槐樹、榆葉梅等帶花的各種樹木在西風里抖顫著,發出沙沙瑟瑟之聲,好像說:人類呀!別在宇宙里制造歷史渣滓!

原載1942年10月11日重慶《新民報》

網絡編輯:張蘑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