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一線者說 他們期待什么,他們憂慮什么

這六篇短文,出自基層食藥、工商、質監系統的工作人員之手,未必客觀,但夠坦率。他們是改革一線當事人,是利益攸關者。他們不愿署上真名,但愿意說出真實的看法,傳遞真實的喜憂,供設計者做最真實的參考。

責任編輯:朱紅軍 蔡軍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廖鈺嫻

這六篇短文,出自基層食藥、工商、質監系統的工作人員之手,未必客觀,但夠坦率。他們是改革一線當事人,是利益攸關者。他們不愿署上真名,但愿意說出真實的看法,傳遞真實的喜憂,供設計者做最真實的參考。

人員劃轉其實也不難

近兩年,我局社會滿意度測評基本在末尾附近徘徊,而反饋的問題很多不是本部門的任務,群眾把所有食品問題的意見都寫在了我們身上,每年年底,我們總是會緊張好一陣子。這次真希望改革能真正達到“權責對等、人財匹配”,如果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被追責則無怨言。

但至今,省級層面還沒有拿出方案,究其原因,部門利益占了較大因素,工商要劃轉相應人員,質監要劃轉相應設備和人員,但國家層面沒有規定明確比率,給地方各部門之間博弈提供了空間?;叵肫鹕弦惠?009年餐飲職能交接改革,有的地方在2010年,人財物就從衛生部門按照“人隨事走”的原則一次性劃轉到位,而有的地方比如浙江杭州、麗水等地至今仍由衛生部門承擔餐飲監管職能。

其實,人員劃分按照監管對象數量不難確定,假如一個縣有監管對象10000家,按每家一年檢查4次,每次檢查時間30分鐘(包括基本情況了解、樣品簡單查看分析及檢查往返時間)計算,總計需20000小時,按每個監管人員每年200個工作日(扣除年休假、惡劣天氣及培訓學習時間),每天2人組隊(法律規定)認真檢查2小時(基層干部還需承擔投訴舉報、糾紛調解、報表填制、檔案整理及配合當地政府中心工作等具體事務工作)去完成任務,,共需監管人員100名,再按20%(夠精簡吧)配備業務指導、人事監察、后勤服務等人員,則至少需120名監管人員。應該說,這樣的配備不存在人浮于事狀況。

我們基層期望:一、改革盡量按時到位;二、按公共服務常住人口的萬分之三左右比率配備監管人員;三、在檢測設備資金投入較大的情況下,可先在縣級完善快檢設施,地市級配備定量檢測設施,最終檢測機構向社會化發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