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電視臺的海外生存

雖然依據現行法規,中國國內電視臺均須保持國有性質,但從2006年開始,一批立足海外、面向當地主流受眾的華人民營電視臺陸續出現。1992年起,以央視為首的國有電視臺開始了向海外拓展;如今,民營電視臺則用更輕巧的身份和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加入到這場“走出去”的行動中。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王穎

2013年7月18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中國新華社的廣告。 (東方IC/圖)

“中國(內地)是沒有民營電視臺的,我們不在中國播……”

與官媒不同,民營電視臺并沒有把重點放在新聞報道上。

“在受眾市場上實現可持續的價值是我們當前奮斗的目標。”

中國有民營電視臺嗎?答案也許會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有。

雖然依據現行法規,中國國內電視臺均須保持國有性質,但從2006年開始,一批立足海外、面向當地主流受眾的華人民營電視臺陸續出現。

北京市朝陽路萊錦創意園內就有一家名為藍海的電視臺。藍海平時很低調,一如它那不起眼的五層辦公小樓,站在園中,它的存在感遠遠不如一抬頭就能看到的朝陽路另一頭極具后現代風格的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直到2013年8月,藍海一舉擠掉了新華社旗下的英文電視臺CNC World等競爭對手,占領了原本屬于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的頻道,在美國華盛頓及周邊開播。

其實,像藍海這樣的電視臺還有幾個。1992年起,以央視為首的國有電視臺開始了向海外拓展;如今,民營電視臺則用更輕巧的身份和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加入到這場“走出去”的行動中。

不過,他們始終低調。“中國(內地)是沒有民營電視臺的,我們不在中國播,千萬別給我們惹麻煩。”在2013年8月末的一場記者會上,藍海電視臺(BON TV)的創始人諸葛虹云一開腔就澄清。

民營“中國風”

諸葛虹云常常講起外國人對中國存在的偏見。藍海成立于2008年,那一年的很多事也時常被她提起,從外國媒體對西藏騷亂的報道,到北京奧運火炬在海外傳遞時遭遇抵制,再到個別外國政要公開拒絕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在她看來,偏見如今依然存在,比如,有些美國人會認為華為是中國政府的特務機構。

“這種偏見是媒體的、政治的偏見。老百姓是沒有偏見的,他們只是不了解。我們要去做老百姓的工作。”諸葛虹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10年,致力于向西方受眾介紹中國的全英文媒體藍海電視臺正式在美國落地。此時,距離中央電視臺面向西方主流受眾的英語國際頻道開播已有10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