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 身份不明

什么是策展人?來參加“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的許多人并沒有“策展人”身份,比如美術館和博物館館長、政府文化官員、藝術學科的教授等。在中國,策展人可以是評論家、研究者甚或是和藝術相關的任何人。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王煦

杰·A·李文森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國際項目總監,他第一次知道,東帝汶國家博物館一共只有779件藏品,而“大都會”擁有的中國藏品就有一萬兩千多件。

廣東美術館組織“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幾個月前,館長羅一平向全球多個國家的美術館和機構發出邀請,“亞洲以外地區的從業者更積極,很快回應并提交發言提案,亞洲的同行卻要催了又催”。他覺得奇怪,不過也很快想出了原因:“過去是亞洲看世界,后來是世界看亞洲,現在該是亞洲看亞洲了,但是亞洲還沒有習慣。”

2013年9月12日,亞洲美術策展人論壇進行到了第二天,下午的圓桌討論,大部分時間花在一個基礎問題上:什么是策展人?來參加論壇的許多人并沒有“策展人”身份,比如美術館和博物館館長、政府文化官員、藝術學科的教授等。所謂的“獨立策展人”也缺席論壇。

館長、副館長們紛紛自辯:其實他們過去大多是策展人,現在也會身兼藝術展覽策劃的工作。

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的孫志新,名片上印的是“Curator”,國內藝術界通譯為策展人,他認為譯作“業務主任”更恰當。“美國沒有純粹的策展人,curator不僅要策劃展覽,還要做收藏和推廣,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策展其實也是一種學術研究,最后把研究成果展覽出來。”

在中國,策展人可以是評論家、研究者甚或是和藝術相關的任何人。

杰·A·李文森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國際項目總監。這次論壇,他發現了一些從未注意過的美術館,比如印度尼西亞國立美術館、蒙古國立現代美術館。

來自東帝汶的羅杰里奧·馬丁斯和諾昂·達克魯茲在論壇期間總是舉著攝像機,號稱主要任務是“學習”。兩人沒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