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標語大有來歷
德國國會大廈正門上的“Dem Deutschen Volke”可以直譯成“一切為了德意志人民”,或“為人民服務”。在大廈的設計師有這個設想后,徳皇威廉二世曾一再阻撓。這位皇帝對把“為人民服務”刻在頭頂上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直到一戰爆發后的1916年,他實在是有求于人民才無奈地妥協了。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回應“泡腳而已,無傷大雅”
2013年8月8日《南方周末》自由談
文中將德國國會大廈正門上的“Dem Deutschen Volke”譯為“德意志人民”有誤。此處用了德語的第三格,這行字可以直譯成“一切為了德意志人民”,或“為人民服務”。
這三個單詞能被嵌上并不容易。在大廈的設計師有這個設想后,徳皇威廉二世卻一再阻撓。這位聽慣了“為陛下效忠”的皇帝對把“為人民服務”刻在頭頂上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直到一戰爆發后的1916年,他實在是有求于人民才無奈地妥協了。
1933年的新元首希特勒倒是言必稱“人民”,卻將人民引入了戰爭的深淵。二戰后,大廈被毀掉的頂部一直沒有再修復,直到德國重新統一后才重新擁有了一個玻璃穹頂,讓發誓“一切為了德意志人民”的政治家們在陽光下履行自己的諾言。
網絡編輯:李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