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永盛監獄——緬甸的國家和解進程

緬甸的各種力量正在一條政治和解的路上大步前進。2013年10月8日,又有56名包括少數民族武裝分子在內的政治犯被釋放。按照執政者的承諾,到年底緬甸的監獄將再無政治犯。

責任編輯:史哲

2012年5月16日,蒲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分部,成員們都喜歡到那里聊天抽煙。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顯然,緬甸的各種力量正在一條政治和解的路上大步前進。2013年10月8日,又有56名包括少數民族武裝分子在內的政治犯被釋放。按照執政者的承諾,到年底緬甸的監獄將再無政治犯。重新審視過去三年在這個國家發生的一切,無論是放棄暴力、扎實做底層民眾啟蒙的反對派,還是開啟并堅持和解的政府,這兩種力量對于緬甸正在進行的改革進程都不可或缺。

現在,對仰光郊區Nyaung Lay Bin村五百多名村民來說,最好的事不是通電通水,而是擁有一座由硬木搭建掛有“國父”昂山將軍畫像的“公共課堂”。這意味著,從此以后他們無須在野外和蚊蟲結伴學習、探討國家前途了。

44歲的哥奈是這里的老師,也曾是一名反對派。20年前,他用步槍和火箭筒對抗軍政府的統治,如今則用黑板和粉筆開拓了新的戰場。在他看來,是公民而非戰士將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變化。”坐在課堂中央,哥奈說。在過去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緬甸幾乎是獨裁和混亂的代名詞。軍政府、反對派和少數民族武裝分立并左右這個國家。暴力除了帶來毫無意義的犧牲,還將國家推至崩潰的邊緣。整個20世紀,緬甸被稱作“亞洲的棄兒”。

進入新世紀后,一場以“非暴力”為主流特征的博弈正在緬甸展開,并于2010年催生一場“自上而下”式的變革。宿敵間放下仇恨和偏見,學習協商和妥協,重開議會和組建了首個文職政府。而影響尤為深遠的則是超過500名(一說700名)的反對派人士被釋放,此舉被視作“國家和解與改革拂曉的信號”。

2013年10月8日,和解的信號仍然在持續釋放——多次特赦后,又有56名包括少數民族武裝分子在內的政治犯被釋放。按照執政者的承諾,年底緬甸的監獄將再無政治犯。

這個群體曾長期生活在世界的視線之外。他們是緬甸變革重要但被忽視的推動者。更關鍵的是,他們大部分曾是暴力革命的信徒,然而,在漫長而曲折的探索后,他們自己終于走上一條“緬甸式”的非暴力之路。

“我的血在沸騰”

5月的緬甸正在等待雨季,這將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豐盈的伊洛瓦底江貫穿河谷平原,喚醒肥沃的土地?,F在,Nyaung Lay Bin村周邊已經一片郁郁蔥蔥,田地也被犁得工工整整,像等待瓊液的巨大海綿。

如果僅從外表上看,黝黑微胖、充滿樂觀精神的哥奈充其量就像一個拖拉機手或擺渡工人,但他的經歷豐富。他參加過1980年代末對軍政府的武裝革命,并因此在著名的永盛監獄(Insein Prison)度過6年囹圄生涯。如今,他在一個飄滿荷葉的池塘邊給目不識丁的農民們普及公民教育。“這是我的茵雅湖。”他指著窗外。

在上世紀末的緬甸,茵雅湖是絕對的風云際會之地。它埋葬著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幽禁著他的女兒昂山素季,也滋養著軍事獨裁者奈溫,而位于茵雅湖西南角的仰光大學則是新思潮的溫床,它還時刻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歷史上的緬甸相當了不起,在11世紀繁榮的頂點,修建了蔚為壯觀的佛寺佛塔,還征服過今天老撾和泰國的部分疆土。二戰后,“國父”昂山先后趕走了日、英殖民者,準備建立現代國家。但很快,他卻被暗殺了。此后,孱弱的文職政府均無力解決少數民族武裝之亂。1962年,昂山昔日的戰友、開國功臣奈溫將軍發動政變,開啟緬甸軍事獨裁之路。

軍政府維持了緬甸名義上的統一,卻讓它陷入另一個深淵。將軍們的無知和武斷葬送了緬甸戰后發展的黃金機會,緬甸從“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迅速淪為“最不發達國家”。

饑餓和蕭條炙烤著緬甸。1988年夏天,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