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評比表彰為何屢禁不止 “起個名字弄個獎,就成了政績”
9月5日,國務院發布通告,決定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多的評比達標表彰?這些活動是否有實質作用?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多年來針對評比表彰的治理整頓為何“屢禁不止”?“同樣一個事情你干完了沒人知道,你起個名字弄個獎,就成了政績?!?/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二十多年來,對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治理效果不佳,多次陷入清理、瘦身、反彈、泛濫,然后再次清理的怪圈。
“同樣一個事情你干完了沒人知道,你起個名字弄個獎,就成了政績。”
“總共全國就600多個地級市,將近300個被評為優秀旅游城市。”
“國家層面的評選取消了,省市里的評選還是會有的。”
泛濫成災并整治多年后,國家部委系統內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又迎來一次大清理。
2013年9月5日,國務院發布通告,決定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其中“表彰”占據49項、“評比”13項、“達標”9項,還有5個“評估”項目。
由中央政府發起的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本應是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的手段,但在實際運行中,這些項目層層下放,成為讓基層政府困擾不已的沉重負擔。此前《瞭望》新聞周刊曾報道,云南某市一年接待上級檢查評比達四百多次,平均一天一次多。
“為什么有這么多評比表彰,因為同樣一個事情你干完了沒人知道,你起個名字弄個獎,就成了政績。”山東省一位地級市計生委副主任說,評比表彰太多,基層干部為此忙得夠嗆,一點實效沒有。
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多的評比達標表彰?這些活動是否有實質作用?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多年來針對評比表彰的治理整頓為何“屢禁不止”?
“冠以部委主辦還是很牛的”
本次取消的76個項目中,“表彰”占據64%,是國務院清理重點。例如體育總局的年度全民健身工作突出成績獎、年度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和先進單位等;商務部的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全國商務系統普法總結表彰等等。
“表揚先進本是件好事,但如果行政部門把表彰當作落實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步入歧途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董克用教授發表文章認為,過多表彰會引導下級單位形成不重實際業績的風氣,容易形成“找錦旗、爭錦旗、搶錦旗”的不正之風。
本次國務院取消的13個評比項目涉及8個部門,其中包括許多不應當由行政部門主導的項目。比如教育部主辦的“優秀研究生校園媒體評選”活動,完全可由民間機構承辦。
“優秀研究生校園媒體評選”三年一評,截至2012年已舉辦六屆。以往舉行活動時,主辦方除了教育部外,實際承辦者是教育部主管的《中國研究生》雜志。“評選準備很簡單,沒花多少時間。”一位研究生媒體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做過的內容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填表、請老師簽字蓋章,再把掃描件發過去,&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