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富士康機器人計劃“難產”
所謂富士康的魅力,無外乎巨額投資、巨大產出,配套集群效應,還有對本地勞力的黑洞般索求。也正因為如此,積累二十多年招商經驗的地方官員才不惜為其賭上一把。然而,如果將大學生臨時工的篇章放諸富士康深圳工廠月前重啟9萬員工招聘計劃的背景下,那么可咂摸之處就不在于郭臺銘是否過于鐵公雞的討論了。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王謙秋
對于那個被美國《商業周刊》以亨利·福特作為參照系、加冕“制造你的iPhone”的人,2013年10月10日曝光的新聞或許算不得什么麻煩事。
西安工程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近2000名學生在校方統一安排下赴富士康位于東北地區的工廠頂崗實習,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1個小時,其間有四人一度暈倒,更有學生反映——不實習不發學位證。
盡管當地的省教育廳已表示介入調查,但從涉事雙方對外宣傳的口風而言似乎都頗為“淡定”。校方稱其與富士康方面簽訂了校企合作戰略協議,此類安排有如過去的“學工教育”。而企業層面亦言詞鑿鑿:已支付加班費用,并保證每周學生有一天休息時間,最重要的,學生有權隨時離開。
郭臺銘確實沒有理由為此事煩心,他關心的是如何在即將到來的圣誕消費季之前趕工完成訂單,包括意外走俏的iPhone5S的土豪金款和至今吊足全球玩家胃口尚未面市的索尼新一代游戲主機play station 4。當端坐那架著名的灣流公務機四處巡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