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中國城市有資格談生命力嗎?
今天的中國城市,除了時間積累下來的群落個性,我們眾多獨特的地域文化正在被快速地消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會產生這樣的感慨,誰說中國的城市古老,中國的城市都是新的;誰說中國的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明的蹤跡在哪里?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看到本文標題,有不少讀者可能會脫口而出,“憑什么沒有?”
感覺有必要聊一下城市生命力的話題,緣起2013年10月12日舉辦的廣州·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論壇開幕式上,廣州市長陳建華問了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問題——當廣州建城五千多年的時候還是充滿活力嗎?中國古代城市曾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據了突出的地位,但在當代,在經過一個頗為輝煌的增長之后,城市突然開始讓許多中國人感覺到了巨大的困擾。
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倉廩實之后,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從進化的角度,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極大降低交易費用,體現了更高級的生活方式。
決定城市生命力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一個城市必須有維系自身延續的經濟活動。它不一定要多大規模,但必須足夠。事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