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網絡報道違法嗎——英國檢方訴報業公司案的啟示

這起“總檢察長訴聯合報業公司、新聞集團報業公司案”是英國法院第一次對在線媒體發布圖片報道的行為予以懲罰。英國法律界人士已開始提醒自媒體,在網絡上發布與正在審理的刑事案件有關的新聞或信息時,無論有意無意,都不要損害審判活動,成為藐視法庭法所懲治的對象。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王穎

(向春/圖)

雖然媒體對此案關注度很高,也享有報道此案的自由,并正在對此案做相關報道,但陪審團成員聽審此案并作出裁決的依據,只能是法庭上所展示的證據。陪審團成員不要試圖在法庭之外獲取案件信息。

要認定藐視法庭行為成立,必須確定被告發布的消息對案件審理有實質危險,且達到嚴重的程度。

目前,傳媒或自媒體在網絡上,對正在審理的刑事案件報道嚴重失實或惡意進行傾向性報道,損害司法權威、影響公正審判的,該如何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逐漸受到司法機構和公眾的關注。

在國內的相關討論中,人們時常會援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行為準則》為依據討論這個問題,但這些規定稍顯寬泛,也沒有個案系統地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網絡即時新聞報道越界與否的判斷標準很難把握,法律責任也并不明晰。國外的法庭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

判斷標準的選擇與樹立,與不同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背景和個案的實際情況有關,不能將域外經驗簡單地套用到國內。但下面這起“總檢察長訴聯合報業公司、新聞集團報業公司案”的處理結果,和英國法庭采用的若干裁判標準以及裁判過程,也許對公眾認識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招致“偏見”的網絡圖片

2009年11月3日,英格蘭謝菲爾德刑事法院(Crown Court)適用陪審團,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嫌謀殺的刑事案件:據檢方指控,被告人瑞恩·沃德(Ryan Ward)在與一位年輕女士爭吵的過程中,用頭撞擊了這位女士。被害人克雷格·沃思(Craig Wass)目睹此事后,對瑞恩·沃德進行勸阻,希望雙方停止爭執。惱羞成怒的瑞恩·沃德拾起地上的磚塊砸向克雷格·沃思的頭部,致使被害人頭骨破裂,引致死亡。被告人辯護律師所提出的辯護理由是,瑞恩·沃德的行為出于自衛,也沒有故意殺人的意圖。

由于被害人是一位在當地享有盛譽、品行良好的居民,被告人施暴的手段又比較殘忍,此案為公眾和媒體所矚目。在陪審團被選任后,主審法官墨菲(Murphy)先是依照慣例,告知陪審團成員,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案情或聽取任何人關于本案的討論。

隨后,出于對案件受關注程度的考慮,墨菲法官向陪審團強調,雖然媒體對此案關注度很高,也享有報道此案的自由,并正在對此案做相關報道,但陪審團成員聽審此案并作出裁決的依據,只能是法庭上所展示的證據。陪審團成員不要試圖在法庭之外獲取案件信息。

例如,不要在互聯網上咨詢此案的有關情況或意見,否則庭審將會失控,陪審團可能會對被告人產生偏見,裁決結果將會受到不當干擾。檢方做完開庭陳詞之后,法庭宣布休庭,陪審團成員退庭,回到各自家中。

當日下午5時4分,聯合報業公司的《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在旗下網站郵報在線(Mail Online)上貼出此案報道,并配發了一張瑞恩·沃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