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一刀切弱化英語教育不可取
在可見的較長時期里,我們仍然需要英語,需要英語教育。英語教育與考試的改革,不應是“關窗”,而應是“開門”;不應該是政府粗放的強制推行,而是允許公民審慎選擇的精明算計。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多項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高考降低英語分值”備受關注。
在萬眾翹首的新一輪高考改革浪潮中,北京終于率先扔下了一只靴子:2016年中高考英語分值均有相當幅度下調。
在中國大中小學幾乎所有課程中,英語都是設置最普遍、學程最長的科目之一。引起的爭議,也廣泛而熱烈。爭議無異會帶有情緒,這完全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尤其涉及一項教育公共政策的革新時,我們就需要多方位的理性視角,得好好“算計算計”。
首先是功能的視角。毋庸諱言,在英語文明仍屬強勢文明的今天,英語是最為通用的國際語言,許多科技、文化資料和信息都以英語為載體發表和傳播,因此,無論是個人視野的開闊、就業的選擇,還是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進步,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