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星巴克專宰中國人?
商場的每一件衣服、藥店賣的每一種藥物,售價是物料成本的十倍百倍太常見了,只要沒有權力設置的準入門檻,這一現象就沒有什么問題。首先物料不會自動變為成品,其次找到買家是有信息費用的。這種售價是物料成本10倍的話題怎么能炒起來呢?仇富?但消費星巴克大多數是白領,即講點品位的中等收入者而已,根本不是富人啊。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王穎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連連發文,稱星巴克在中國暴利,亞太區利潤率為歐洲的16倍,售價是物料成本的10倍,并引述專家意見說星巴克能得逞其志的主要原因在與“國內消費者對星巴克等洋品牌的迷信”,認為從全球看,星巴克相當于餐飲中的麥當勞,只是作為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品質穩定的咖啡而存在,本該是一個大眾化的消費產品,按照人均收入對比,在中國售價應在10元/杯左右。星巴克專宰中國人?
正方:《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說,以一杯售價25元的中杯美式咖啡計算,大約需要耗費20克咖啡豆以及一次性紙杯一個,按照目前市場較高品質的熟咖啡豆價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